[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黄瓜种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7858.2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吴照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照亭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61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黄瓜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子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黄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属葫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并且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黄瓜的茎上覆有毛,富含汁液,叶片的外观有3-5枚裂片,覆有绒毛。最初为野生,瓜带黑刺,味道非常苦,不能食用,后经长期栽培、改良,才成为脆甜可口的黄瓜。黄瓜食用部分为幼嫩子房。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鲜嫩的黄瓜顶花带刺,诱人入食。果肉脆甜多汁,具有清香口味。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初春育苗后移栽,或春季、夏季直接播种,也可温室栽培。
目前,在农业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由于化肥、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一方面造成土壤盐渍化、板结,地力严重退化,产量降低;另一方面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严重污染了环境,化学品残留和污染问题尤其凸显,破坏生物链,同时随着污染物的迁移和有毒物质在食物中的富集,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农作物地膜种植技术在我国已广泛推广,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土壤,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田间杂草和水土流失等作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但是,当前农作物地膜种植的出苗,主要靠人工或机械破膜。上述技术在地膜上打孔放苗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生产效率低,作业成本高。
探究如何依靠农作物种子的胚芽和胚根就可以自行破膜出苗,少用化肥农药,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保证产率有所提高,使产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等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黄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结构疏松、含腐殖质多、排水良好的轻沙碱土壤;
(2)种植地的预处理: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秸秆、杂草等物,然后用麦根、秸杆等物烧苗床地,消除和杀死病菌和虫卵;
(3)整地施肥:秋季翻20-23cm,春季再浅翻细耙,翻地深度为17-19cm,翻耕的同时,施入腐熟的鸡粪肥,翻后及时耙地起垅,打垅后及时震压 ;
(4)种子处理:将将种子用紫外线照射20-30分钟进行灭菌,然后用高锰酸钾550倍溶液浸泡15-20 分钟,放入5-8%的盐水中浸泡3-4h,盐水和种子比例为3:1;用水清洗后贮存于室内的阴凉干燥处;在播种前,将黄瓜种在阳光下晒种2-3天;
(5)种植:选用珍珠岩作为育苗基质,在温度82℃以上蒸制30-40分钟,在每160升育苗基质中加入乳酸杆菌55 毫升、放线菌6斤和骨粉3 斤,混匀后装入穴盘,在已施完肥打好垅的地块播种,播种采取浅开沟,宽播种,先开沟后点种,开沟宽度为14-16cm,沟深度为3-4cm,覆厚度为0. 015-0. 02mm的地膜,地膜上覆土厚2-3 cm,宽3-5 cm;
(6)浇水:在覆土的地膜上浇一次萌芽水,在种子发芽期,按“少浇勤浇”的原则浇水,要防止鸟害;
(7)间苗:当黄瓜苗长至3-4片叶时开始人工用锄头开苗(间苗),全部留单株,株距13-15cm,每平方米保证留苗12-14株,以利于通风透光,及时补栽缺苗;
(8)除草:每亩用威霸60ml兑水60公斤于小草3-4叶期喷施,防除禾本杂草,人工拨除杂草和杂株。
发明的有益效果:
用此种种植方法,播种后用地膜覆盖土壤,起到提高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减少田间杂草和水土流失等作用,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而是依靠农作物种子的胚芽和胚根就可以自行破膜出苗,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时,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得到的产品色泽好,口味佳,可以防止蔬菜烂根,减少病虫害对根系的侵染,使产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病虫害等特点。该种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质量稳定,综合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照亭,未经吴照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度盐碱地苜蓿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玉米联合收获机动力传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