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4811.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4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兵 |
主分类号: | B29C51/36 | 分类号: | B29C5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波纹管 真空成型 模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挤出成型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
(二)背景技术
塑料波纹管是一种软管,主要用于电线护套、洗衣机排水管(管径变化差不小于20%)、呼吸机气管等。塑料挤出机和波纹管成型机是连续生产塑料波纹管的专用设备,产品规格大小通过更换不同规格模具来实现。
塑料波纹管一直有两种成型方法,一种是内压法(有气堵用压缩空气将管胚在成型模具内吹涨成型);一种是吸真空法(模具由内至外有若干微孔将管胚外和模具内之间的空气吸出使其成型)。
内压法需要在管胚中安放气堵,而管胚又在成型模具内,这需要气堵外径与管胚内径配合恰到好处才能保证有效的堵气又不影响波纹管和模具的移动。这对于气堵外形、尺寸精度、粗糙度要求比较高,操作人员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保证成型模具、管胚、气堵三者同心难度极大,需要有丰富经验责任心很强操作工,不小心还容易损坏模具。
吸真空法是在吸真空模具上加工若干微孔,由于微孔的孔径在0.5-0.7毫米之间,所以加工难度大,模具很贵,比设备还贵。
两种方法在多年的使用过程中,真空法明显优于第一种,真空法生产的波纹管品种多且质量好,操作简单,成品率大大提高。有些波纹管内压法生产不了而吸真空法可以生产,比如海尔洗衣机的排水管等。但真空法模具加工工艺复杂难度大,模具价格很高,一般用户不愿购买,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用的还是内压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方法简化,降低了制作难度和加工成本的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外侧加工有一至两根齿条,模具本体内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带波纹的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的波纹处沿轴向开设有和波纹凹凸方向一致的细缝,且细缝与开设在模具本体内的吸气孔相连通。
所述模具本体上的半圆形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直径不同。
所述细缝的宽度为0.2-0.3毫米,深度为3-10毫米。
所述吸气孔的孔径为6-8毫米。
所述细缝开设在模具本体的非配合接触面上,也可开设在模具本体的配合接触面上。使用时,两个模具本体配合使用,半圆形槽形成一个完成的通孔结构。即细缝也可以配合面处,也可以不在配合面处。
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外侧加工有一至两根齿条,模具本体内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带波纹的半圆形槽,其创新点是所述模具本体采用透气钢材料制作而成。
本发明的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主要是模具成本低,设备的价格也低,不到一半,设备价格低后,塑料波纹管的价格也会降低,尤其是内压法加工不了的波纹管如海尔洗衣机的排水管,现有的排水管基本用手工开启模具完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只能单件生产不能连续生产,现在刚改用该模具生产,品质和效率大大提高。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图1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具本体,2、半圆形槽,3、细缝,4、吸气孔,5、齿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附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塑料波纹管真空成型模具,其结构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为长方体结构,模具本体1外侧加工有一根齿条5,模具本体1内开设有一个带波纹的半圆形槽2,所述半圆形槽2的波纹处沿轴向开设有和波纹凹凸方向一致的细缝3,所述细缝3的宽度为0.2-0.3毫米,深度为3-10毫米,且细缝3与开设在模具本体1内的吸气孔4相连通,所述吸气孔的孔径为6-8毫米。
上述细缝3开设在模具本体1的非配合接触面上。也可以开在配合接触面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兵,未经李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