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液调节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3573.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5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宋正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市秦淮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调节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调节器,具体涉及一种有效防滑的输液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输液调节器都存在着随着时间推移,滚轮会慢慢向上移动的问题,首先这不利于温度输液,其次也不利于打点滴所剩时间的估计。面对这一问题,有了许多可行性的方案。在本领域中的技术方案201320094431.X,它所采用的的是在压条上实行齿轮,通过压条和滚轮上的齿合产生的摩擦来减慢滚轮的下上滑动。这一方案确实能够改进目前所遇到的问题,但是滚轮与压条的接触面只有切点,而且摩擦力产生的地方距离滚轮的轴心很远,不能很好的防滑,就短时间的输液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是一旦输液时间一长,此方案的弊端就会显现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有效能够长时间防滑的输液调节器。
一种输液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外壳、位于所述调节器外壳内部的输液管、压条、位于所述压条两端同一侧的挡板和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调节输液速度的滚轮、控制所述滚轮运动方向的第一凹槽和贯穿所述滚轮的中轴;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呈齿条状,所述中轴的端部呈齿轮状,所述中轴的端部位于第一凹槽内,且中轴的端部与第一凹槽相互齿合;所述调节器外壳为直角梯形直柱体。
前述的一种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的两端均有一个第二凹槽。
前述的一种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一端与调节器外壳相连,另一端卡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前述的一种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条位于调节器外壳内部输液管旁1mm处。
前述的一种输液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调机器外壳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滚轮的中轴两端设置为齿轮状,增大了凹槽中的齿条接触的面积,产生的摩擦力更大,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长时间输液情况下滚轮的自动滚动,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输液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输液管,2-调节器外壳,3-压条,4-第二凹槽,5-挡板,6-滚轮
7-第一凹槽,8-中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输液调节器,包括调节器外壳2、输液管1、压条3、位于压条3两端同一侧的挡板5和滑动装置,滑动装置包括调节输液速度的滚轮6、固定滚轮6运动方向的第一凹槽7和贯穿滚轮的中轴8;第一凹槽7的侧面呈齿条状,中轴8的端部呈齿轮状,中轴8的端部位于第一凹槽7内,且中轴8的端部与第一凹槽7相互齿合。
压条3的两端均有一个第二凹槽4,挡板5的一端与调节器外壳2相连,另一端卡在第二凹槽4内,压条3与挡板5活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能够防止压条3远离输液管1,同时也保证压条3在适当的范围内移动。
第一凹槽7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调机器外壳2的两侧。双侧的设计能够使得摩擦力进一步加大,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滑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市秦淮医院,未经南京市秦淮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5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牙痛的内服草本药物组合物
- 下一篇:滴灌带用聚乙烯回收料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