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314.9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福;何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9/34 | 分类号: | H01H9/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中国香港葵涌葵丰街1***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绝缘 分隔 电力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开关装置,特别是一种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开关装置用于为配电系统或用电设备的运行进行控制和保护,现有的电力开关装置一般使用空气为介质绝缘,接电分离需要较长距离才能达到足够绝缘度,而且接点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容易在接点与接点之间的空气中继续燃烧,因而损害接点。
传统的空气电力开关装置通过使用灭弧罩来抑制电弧。灭弧罩是安装在环绕着发生的电弧的路径的附近,用以将电弧引导到灭弧罩内,减少电弧维持在触点的时间,降低电弧温度,从而加速电弧熄灭的比较常用的装置。首先,灭弧罩要受电弧高温的作用,所以对灭弧罩的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其制作成本高,而且灭弧罩也容易烧坏;其次,为了确保绝缘安全,灭弧罩不能太过接近电极接点或导体,从而导致放电电弧不一定会被灭弧罩吸收,使灭弧罩容易失效;再次,由于灭弧罩的作用并不是消灭电弧, 只是将电弧尽量引导到灭弧罩内, 减少电弧维持在触点的时间,其灭弧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阻止电弧延续,绝缘度好,能避免损害接点而且可将接点分离距离大大缩短的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步绝缘分隔电力开关装置,包括两个开关接触电极,所述开关接触电极上设置有电力开关接触点,其中至少一个开关接触电极为可移动的电极,所述开关接触电极接触通电或分离断电,还包括一片绝缘分隔板,所述绝缘分隔板与所述两个开关接触电极互相同步连动,当两个开关接触电极分离时,连动所述绝缘分隔板移动到所述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之间,当两个开关接触电极准备接触通电时,连动所述绝缘分隔板离开所述两个开关接触电极之间。
作为上述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分隔板与所述两个开关接触电极互相同步连动,包括开关接触电极带动绝缘分隔板移动,或绝缘分隔板带动开关接触电极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开关接触电极包括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所述移动电极上设置有移动接触点,固定电极上设置有固定接触点,还包括一分隔板活门,所述分隔板活门包括分隔板旋转轴心、可被移动电极推动使其转动打开和/或推动移动电极移动的活动弧面,分隔板活门绕分隔板旋转轴心转动,当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分离时,所述分隔板活门绕分隔板旋转轴心下降将绝缘分隔板移动到移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之间,当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准备接触通电时,移动电极与活动弧面抵接并沿该活动弧面推动打开分隔板活门,使绝缘分隔板离开两个开关接触电极之间后让移动接触点和固定接触点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电极安装于一个移动接点组上,所述移动接点组上设置有与活动弧面相匹配的过渡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板活门上还设置有用于向分隔板活门施加向下压力的下压弹簧。
作为上述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设置于两个开关接触电极接触面上方的活动插板,所述绝缘分隔板安装在活动插板的中部,当两个开关接触电极需要分离断电时,所述活动插板向下运动,将开关接触电极往左右两个方向推开,同时将绝缘分隔板移动至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插板包括插头和在插头上方的撑板,所述插头的宽度小于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厚度之和,所述撑板的宽度大于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及绝缘分隔板的厚度之和。
作为上述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两个开关接触电极包括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所述绝缘分隔板安装在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并且可往返移动,当所述绝缘分隔板插进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时,所述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分隔板面向移动电极的一侧设置有方便将绝缘分隔板插入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之间的切面,所述移动电极连接有压缩弹簧,当所述绝缘分隔板插进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时,压缩弹簧收缩,当所述绝缘分隔板抽离移动电极和固定电极之间时,压缩弹簧伸展。
作为上述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两个开关接触电极均为移动电极,所述绝缘分隔板面向所述两个移动电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方便将绝缘分隔板插入两个电力开关接触点之间的切面,所述移动电极连接有压缩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棘总黄酮亚油酸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骨锚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