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熔点的测定装置和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2973.0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宋宏伟;王启银;杨永刚;杨保东;赵锐;张金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胡时冶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熔点 测定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制药与工业生产领域,涉及一种晶体熔点的测定装置和相应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熔点是晶体的重要物理参数之一,晶体熔点的准确测定,除了能够鉴别物质是否纯净外,在生物制药及工业生产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晶体熔点的测定方法,普遍采用的是毛细管法,其基本测定过程如下:装在毛细管中的少量晶体样品通过传温介质吸收热量溶化,温度计绑定在毛细管上测量晶体样品温度,最后取初熔到全熔过程中的温度平均值作为晶体的熔点测定值。
上述方法存在如下缺陷:首先,需要靠人眼判别晶体样品的熔解程度和读取温度计温度,因此必然存在观测上的误差;再者,温度计绑定在毛细管上而不能进入样品中测量也会带来一定误差;另外,需要人为控制晶体样品初熔后的加热升温速度,以避免读取到的温度滞后于实际升温速度,而人为控制升温速度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如果控制不当会带来很大误差。
公开号为CN10176234A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亦记载了一种测定熔点的方法,其通过在真空设备不同区域中加热同一金属样品,以金属熔点固定的特性来估算真空设备的温度均匀性,该方法也包括了测熔点的过程,但其在熔化时所测得的温度并不一定能如实反应熔点温度,因为有可能加热过度导致所测得的温度偏高,而人眼很难区分加热是否过度;另外,该方法也是通过人为控制快到熔点前的升温速率来进行测量,操作困难且可靠性不高。
总之,现有的方法通常操作繁琐且难以满足测定所要求的精度,业内亟需一种能够便于操作、高精度地测定晶体熔点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利用在一定压强下任何晶体的凝固点与其熔点相同的原理,将熔点的测量转化为凝固点的测量。在晶体样品全熔一段时间后,利用校准的温差电偶代替温度计进入晶体样品中测定温度,并用电位差计来测量温差电偶的电势差,只要电位差计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此示数对应的电偶温度即为晶体的熔解点。
本申请所提出的装置及方法不仅操作方便,避免了繁琐的人工操作,而且温差电偶和电位差计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晶体熔点的测定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铂铑10-铂温差电偶分度表的示意图。
其中,
1是平底烧瓶;
2、7是硅油;
3、14、15是细玻璃管;
4是胶塞;
5是加热器;
6是晶体样品;
8是铂铑-铂温差电偶测温端;
9是带绝缘外皮铂铑补偿金属线;
10是带绝缘外皮铂补偿金属线;
11是杜瓦瓶;
12、16是铂铑-铂温差电偶参考端;
13是冰水混合物;
17、18是带绝缘外皮铜导线;
19是电位差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申请提出的测定装置包括平底烧瓶1,细玻璃管3、14、15,加热器5,铂铑-铂温差电偶测温端8,带绝缘外皮的铂铑补偿金属线9,带绝缘外皮的铂补偿金属线10,杜瓦瓶11,铂铑-铂温差电偶参考端12、16,带绝缘外皮的铜导线17、18,电位差计19。测定所需的材料有晶体样品6,硅油2、7,冰水混合物13。
其中,平底烧瓶1还包括一个胶塞4塞住瓶口,细玻璃管3竖直插入平底烧瓶1的胶塞4中。
加热器5设置于平底烧瓶1的底部,加热器5的加热体与细玻璃管3的底部贴合,用于给细玻璃管3进行加热。加热器5的电源可以外置于平底烧瓶1外,加热器5的绝缘供电导线一端连接加热体,另外一端从胶塞4中穿出,连接至该外置电源。
带绝缘外皮的铂铑补偿金属线9将铂铑-铂温差电偶的测温端8与铂铑-铂温差电偶的一个参考端16连接起来。带绝缘外皮的铂补偿金属线10将铂铑-铂温差电偶的测温端8与铂铑-铂温差电偶的另一个参考端12连接起来。
细玻璃管14、15插入杜瓦瓶11中,可用与胶塞4类似的胶塞固定(图1中未示出),即:用一个与胶塞4类似的胶塞塞住杜瓦瓶11的瓶口,再将细玻璃管14、15竖直插入杜瓦瓶11的胶塞中,从而起到固定上述两个细玻璃管的作用。如果冰水混合物中冰块较多的话,也可不固定,由冰水混合物13为两个细玻璃管提供支撑力使其不倒。铂铑-铂温差电偶的两个参考端12、16分别插入细玻璃管14、15中,用于分别获取冰点温度作为参考温度。铜导线17将参考端12和电位差计19的一端连接起来,铜导线18将参考端16和电位差计19的另一端连接起来。
具体的测定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端口存储器件的方法及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拔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