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872.1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良;李勇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48 | 分类号: | B65G65/48;B65G69/04;B65G69/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布料 卸料 圆柱形 陈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
背景技术
在陈化是墙材及屋面瓦制品生产工艺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主要是实现原料的充分疏解和均化,使原料水分扩散充分,原料整体湿润,松软均匀,塑性明显改善,流动性和粘结性进一步提高,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坯体成型,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其干燥性能。特别是对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空心薄壁砌块及陶板等高端建材制品的生产,良好的原料陈化效果更为重要。
目前现行工厂采用的原料陈化设施主要为各种类型的陈化库,包括地沟输出式、斜槽式和池式等。上述陈化设施其存料区均为敞开式结构,不仅物料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物料水分易蒸发,失水后易结块,而且易于扬尘且不易收集处理。此外这些陈化设施也无法做到原料按其陈化时间顺序进行出料,即无法做到先进先出,布料均匀性差。上述缺陷均严重影响到原料的陈化效果,应采用新的结构方案来彻底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以克服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来料皮带机、料仓、布料系统、库体、辊式卸料装置及落料皮带机;其中,
布料系统包括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电动缸、大小齿轮、移动块、滑轮、连杆、布料溜槽及下料管;其中,第一电机、第一减速机、大小齿轮和布料溜槽依次相连;电动缸、移动块和连杆依次相连;布料溜槽的支点设置于连杆上;下料管设置于布料溜槽上端;下料管上端与料仓连接,料仓上方为来料皮带机;布料溜槽伸入库体中;
设置于库体底部的辊式卸料装置包括减压锥体、下料溜槽、第二电机、第二减速机、卸料辊和下料口溜板;其中,卸料辊通过第二减速机与第二电机相连;减压锥体设置于卸料辊上部;下料溜槽设置于卸料辊两侧;下料口溜板分别与下料溜槽和电动缸相连;落料皮带机设置于库体内下料口溜板下端。
所述减压锥体为长条形锥体结构,卸料辊为高铬铸铁铸造成型的齿辊式结构。
所述卸料辊为2—6根。
所述第二减速机上设有壳体。
所述库体为圆柱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具有进料及布料均匀、原料水分及温度易于保持、原料可实现先进先出、扬尘易收集处理、空间利用率高及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系统构成图。
图2为布料系统的构成图。
图3为辊式卸料装置构成图。
图4为辊式卸料装置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
1—来料皮带机,2—料仓,3—布料系统,4—库体,5—辊式卸料装置,6—落料皮带机,7—第一电机,8—第一减速机,9—电动缸,10—大小齿轮,11—移动块,12—滑轮,13—连杆,14—布料溜槽,15—下料管,16—减压锥体,17—下料溜槽,18—第二电机,19—第二减速机,20—卸料辊,21—壳体,22—下料口溜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属于砖瓦生产中的原料存储及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可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动布料及卸料的圆柱形陈化库的具体结构为:
包括依次连接的来料皮带机1、料仓2、布料系统3、库体4、辊式卸料装置5及落料皮带机6;其中,
布料系统3包括第一电机7、第一减速机8、电动缸9、大小齿轮10、移动块11、滑轮12、连杆13、布料溜槽14及下料管15;其中,第一电机7、第一减速机8、大小齿轮10和布料溜槽14依次相连;电动缸9、移动块11和连杆13依次相连;布料溜槽14的支点设置于连杆13上;下料管15设置于布料溜槽14上端;下料管15上端与料仓2连接,料仓2上方为来料皮带机1;布料溜槽14伸入库体4中;
设置于库体4底部的辊式卸料装置5包括减压锥体16、下料溜槽17、第二电机18、第二减速机19、卸料辊20和下料口溜板22;其中,卸料辊20通过第二减速机19与第二电机18相连;减压锥体16设置于卸料辊20上部;下料溜槽17设置于卸料辊20两侧;下料口溜板22分别与下料溜槽17和电动缸9相连;落料皮带机6设置于库体4内下料口溜板22下端。
本发明中的减压锥体16具体可为长条形锥体结构,卸料辊20可为高铬铸铁铸造成型的齿辊式结构。
本发明中的卸料辊20具体可为2—6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控制电路和开关变换器
- 下一篇:夹装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