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流防盗编织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1430.7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3/02 | 分类号: | D03D3/02;D03D15/00;D03D13/00;G06K19/07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防盗 编织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防止在快递、物流和贵重物品等运输中防盗和防替换的物流编织袋,主要是一种物流防盗编织袋。
背景技术
快递以其方便快捷等特点走进了大众的生活,特别是随着网购的快速发展,快递更是成为了这一产业的支撑;但由于快递的一些包装袋,目前都比较的普通,安全系数不高,在运输过程中环节诸多,涉及人员也较多,经常出现物品被偷换或遗失等情况发生,且无法追溯,目前也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当前国内有部分防盗快递袋在推广,其技术是应用特殊材料和印刷技术,在袋子被拆开后无法复原,也就是说接收方能够发现袋子有被拆过的痕迹。但是,快递过程中的被盗和被替换等情况发生时,收件方都能发现被偷盗的痕迹,核心在于产品被盗后是否可以查找出在哪个环节被盗,或者哪个人有盗窃嫌疑。本发明根据时间或地理位置等定位信息可以确定被盗的环节或个人,具有追溯性和防盗功能,优于当前在用和在推广的产品,具有优异的批量生产和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防止物品在快递流通诸环节中被调换或盗取的物流防盗编织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该编织袋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经线和纬线所用的材料为各类纱线和尼龙等绝缘材料,所述的编织袋设有经线导线和纬线导线,经线导线和纬线导线由带有绝缘材料包裹的金属导线制成;该编织袋内的经线间每隔2~15MM编织有经线导线来代替原有的经线,编织袋内的纬线间每隔2~15MM编织有纬线导线来代替原有的纬线;所述的编织袋上还设有经线导线电源电极和纬线导线电源电极,该经线导线电源电极和纬线导线电源电极与固定于编织袋内部的有源标签上的第一电源接口与第二电源接口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袋的封口处设有上下两排电极,即上排电极与下排电极,与上排电极的第一个电极相连接的经线导线绕过编织袋的底部和下排电极中的第二个电极相连接,同样,与上排电极的第二个电极相连接的经线导线和下排电极的第三个电极相连接,依次类推,直到上排电极的倒数第二个电极为止;当上排电极与下排电极对接在一起时,下排电极的第一个电极与上排电极的最后一个电极相连形成一个螺旋的通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编织袋上的纬线导线由纬线导线电源电极开始,每隔2~15MM用纬线导线代替纬线做编织线,并螺旋向上形成一个螺旋式的通路;该螺旋式的纬线导线的末端和编织袋封口处的下排电极的最后一个电极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有源标签还设有固态存储器、中央处理器、射频电路及天线等,固态存储器和中央处理器相连接,射频电路连于天线上;该中央处理器、射频电路与第一电源接口相连,有源标签内还设有独立的电池,该电池与第二电源接口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编织袋的经线和纬线每隔一段距离应用带有绝缘材料包裹的导线代替原有材料,并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的导线;如果在快递中途快递件上的线路被损坏,包括人为损坏或者非故意损坏,标签运行状态终止,也就无法继续进入下一环节,即便是人工用导线重新把电池两个电极相连接,则读卡器读出的信息为:本快递包装于几点几分或者某地被损毁,请与管理人员联系;如果需要继续,则快递人员需要通过管理系统与寄件人确认,并得到高一级管理人员许可权限,方可更换包装袋子,并进入下一环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经线编织导线分布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面经线编织导线分布图。
图4是本发明的纬线编织导线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的有源标签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有源标签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编织袋;2、有源标签;11、经线;12、纬线;13、经线导线;14、纬线导线;15、上排电极;16、下排电极;21、第一电源接口;22、第二电源接口;23、固态存储器;24、中央处理器;25、射频电路;26、天线;27、电池;131、经线导线电源电极;141、纬线导线电源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1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