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软管联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9312.7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海;战丽萍;马庆;孙喜忱;陈建国;于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3/28 | 分类号: | F16L3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利明 |
地址: | 154603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联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管联接器,属于工程安装中软管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安装过程中,经常遇到塑料管或其他一些软管的对接。现有技术中采用铁线加衬管的方式对软管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管线内液体压力过高时,会发生软管脱离,造成液体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软管的连接方式在管线内液体压力过高时,会发生软管脱离,造成液体泄漏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软管联接器。
本发明所述软管联接器,它包括异形接头、第一法兰、第二法兰、螺栓和螺母,
异形接头为回转体结构,其轴向中心为通孔,异形接头的外侧壁由圆环形凸起和两个连接段组成,两个连接段以圆环形凸起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结构,每个连接段的末端外径小于其首端外径,所述首端为与圆环形凸起连接的一端;
第一待连接软管套接在一个连接段的外表面,第一法兰套接在第一待连接软管的外表面;第二待连接软管套接在另一个连接段的外表面,第二法兰套接在第二待连接软管的外表面;
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固定,并将异形接头与第一待连接软管和第二待连接软管紧密连接在一起。
每个连接段套接在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内部的长度范围为50%—100%。
圆环形凸起的轴向长度为10mm—50mm。
每个连接段的轴向长度比待连接软管的内环半径大10mm—20mm;每个连接段的末端外径比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内径小3mm—8mm;每个连接段的首端外径比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外径大4mm—8mm。
所述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外径,并且小于或者等于连接段的首端外径。
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针对垂直轴向具有一定延展性的软管的对接,采用了法兰与异形接头紧固的连接形式,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连接后,在软管内的液体压力提高时,法兰会对软管施加垂直轴向的压力,同时平行于软管的轴向还施加了紧固力,在这两种力的合力 下,达到了软管在高压下无泄漏的效果。本发明所述联接器,确保了两个软管的紧密连接,不出现液体泄漏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软管联接器与待连接软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异形接头的外部轮廓示意图;
图3是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软管联接器,它包括异形接头1、第一法兰2、第二法兰3、螺栓4和螺母5,
异形接头1为回转体结构,其轴向中心为通孔,异形接头1的外侧壁由圆环形凸起1-1和两个连接段1-2组成,两个连接段1-2以圆环形凸起1-1为中心呈左右对称结构,每个连接段1-2的末端外径小于其首端外径,所述首端为与圆环形凸起1-1连接的一端;
第一待连接软管6套接在一个连接段1-2的外表面,第一法兰2套接在第一待连接软管6的外表面;第二待连接软管7套接在另一个连接段1-2的外表面,第二法兰3套接在第二待连接软管7的外表面;
第一法兰2和第二法兰3通过螺栓4和螺母5连接固定,并将异形接头1与第一待连接软管6和第二待连接软管7紧密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方式在使用中,将异形接头1的连接段插入待连接软管中,由于软管有一定的延展性,异形接头1的两个连接段均可全部插入软管内,将已套在软管上的法兰向异形接头1接近,然后再通过螺栓4和螺母5将两个法兰连接,紧固并锁死。
两个待连接软管可以为同一材质或不同材质,管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不同的情况,则相应的异形接头1作适应性调整。两个待连接软管的内径范围为50-400mm。
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连接段1-2套接在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内部的长度范围为50%—100%。
具体实施方式三: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或二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圆环形凸起1-1的轴向长度为10mm—50mm。
具体实施方式四: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三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每个连接段1-2的轴向长度比待连接软管的内环半径大10mm—20mm;每个连接段1-2的末端外径比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内径小3mm—8mm;每个连 接段1-2的首端外径比相应的待连接软管的外径大4mm—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9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