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Windows系统下基于文件名的异构程序交互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498572.2 | 申请日: | 2013-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 发明(设计)人: | 龚春叶;闵昌万;刘璟;王建林;高鹏;禹彩辉;孙学功;胡东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9/54 | 分类号: | G06F9/54;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windows 系统 基于 文件名 程序 交互 方法 | ||
1.Windows系统下基于文件名的异构程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系统中涉及的基本程序:
(1.1)界面程序通过文件名的方式获取计算程序的运行状态信息,实时显示计算程序的运行状态;
(1.2)计算程序获取界面程序的控制指令信息,界面程序对计算程序的运行逻辑进行控制;
(1.3)异构程序通过文件名交换信息,其它程序通过解释给定规则的文件名读取相应信息;
(二)文件名的命名规则:
异构程序产生一条信息时生成一个文件,信息内容全部包含在文件名中;文件名命名规则如下所示:文件名包含三个字段,分别表示信息源、信息编号、信息内容;字段相互之间以下划线“_”连接;信息内容的解释方法由异构程序之间相互协调并由信息接收方实现;
(三)基于文件名的异构程序交互方法实施步骤:
(3.1)确定异构程序文件夹目录:
异构程序交互包含信息接收和信息发送两部分;异构程序文件夹目录结构包含异构程序P1、P2和用于放置信息交流文件的文件夹TEMP;
(3.2)设定异构程序交互信息:
设定P1需要向P2发送M个信息,P2需要向P1发送N个信息,M、N为大于0的正整数;
在P1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创建一系列符合文件名命名规则的文件,名称分别为P1_1_内容1,P1_2_内容2,……,P1_M_内容M;
在P2程序的运行过程中,创建一系列符合文件名命名规则的文件,名称分别为P2_1_内容1,P2_2_内容2,……,P2_N_内容N;
(3.3)P1接收N个信息的步骤:
步骤1:P1程序开始执行;
步骤2: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
步骤3:创建包含N个元素的接收信息集合Array和表示已经接收的信息个数的标记iReceived;
步骤4:如果目录TEMP不存在则转步骤5,否则转步骤6;
步骤5:创建目录TEMP;
步骤6:设定iReceived=0;
步骤7:获取目录TEMP下面的包含文件名的字符串列表,设其个数为K,0<K≤N+M;
步骤8:标记目录TEMP下面的各个文件的遍历变量为k,设定k=0;
步骤9:k=k+1;
步骤10:如果第k个文件名的前三个字符是“P2_”,则表示第k个文件是由P2程序发来的信息,转步骤11,否则转步骤15;
步骤11:将第k个文件名第二个字段即第一个下划线和第二个下划线之间的字符串转换为整数j,即其信息编号j;
步骤12:如果iReceived<j,则转步骤13,否则转步骤15;
步骤13:把第k个文件名包含的信息置为集合Array的第j个元素;
步骤14:iReceived=iReceived+1;
步骤15:如果k<K,转步骤9,否则转步骤16;
步骤16: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
步骤17:如果iReceived<N,转步骤7,否则转步骤18;
步骤18: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直到满足程序运行终止条件;
(3.3)P1发送M个信息的步骤:
步骤1:P1程序开始执行;
步骤2: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
步骤3:将内存中创建已经发送的信息个数标记为i;
步骤4:设定i=0;
步骤5: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
步骤6:i=i+1;
步骤7:输出名称为“P1_i_内容i”,其中“内容i”由程序本身的算术逻辑确定;
步骤8:如果i<M,转步骤5,否则转步骤9;
步骤9:P1执行程序本身设定的算术逻辑处理,直到满足程序运行终止条件;
异构程序P1和P2处于对等位置,P2的信息发送和接收与P1的信息发送和接收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Windows系统下基于文件名的异构程序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测试平台为工作机惠普Z400和工作站惠普Z800,Z400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XP SP3,Z800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85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回读自重构的SoPC芯片容错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同步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