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FID非接触式读卡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6627.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3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巫梦飞;陈伟;周卫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方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接触 读卡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读卡器,尤其涉及一种RFID非接触式读卡器。
背景技术
无线射频识别是利用感应、电磁场或电磁波为传输手段,完成非接触式双向通信、获取相关数据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该技术完成识别工作时无须人工干预,易于实现自动化且不易损坏,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射频卡,操作快捷方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存在的一些读卡器,都需要读卡芯片作为基站,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读卡距离较近,不太适应RFID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RFID非接触式读卡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直流电源、单片机、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天线、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一数据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数据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天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天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并接地,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型,所述第二三极管为PNP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包含有载波产生及功率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和滤波放大电路,天线与第六电容构成串联谐振电路,使天线上获得最大的电流,从而获得更大的读卡距离,整体结构比较简单,生产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方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方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66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