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室外用垃圾箱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6196.3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6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鲜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鲜艺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牟海峰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外用 垃圾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箱的制作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室外用垃圾箱。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生活中,垃圾箱的使用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显得十分清洁。由于传统垃圾箱的设计只考虑区分设置了可回收垃圾存放箱与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箱,所以现有设计的垃圾箱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很好的有益效果,使得大量的可回收资源得以重复利用。但是,在当今社会活动中,越来越多人整天忙碌在外,他们的饮水主要依靠购买各种瓶装或者灌装饮料或水,特别是在商品贸易批发区、购物街、交易市场以及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的地方,每天都会产生数量众多的废弃饮料瓶或者饮料罐。在这些人口稠密且流动性强的地方,垃圾箱数量的配置很难把握。所以必然存在人口数量与垃圾箱数量配比失衡的可能性。废弃的饮料瓶或者饮料罐属于可回收的垃圾,且它们被放置在垃圾箱中时占据的空间较大。当配置的垃圾箱的可回收垃圾存放箱不能够盛装抛弃的饮料瓶或者饮料罐时,人们要么将饮料瓶或者饮料罐抛弃在地面上,要么会将饮料瓶或者饮料罐抛弃在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箱中。从而影响生活环境的整洁及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甚至引发二次污染。
当然,针对饮料瓶或者饮料罐在垃圾箱中占据空间大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采取增加可回收垃圾存放箱的数量的方式去解决,但是受人口流动性因素及时间性因素的影响,配置的数量比很难确定;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清洁工人对垃圾箱的清理次数,这种情况很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人劳动量,相对应必然要增加工人的薪酬,所以导致社区清洁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盛装饮料瓶或者饮料罐部分,从而能够减轻对垃圾桶箱体清理的负担,提高清理效率的一种新型室外用垃圾箱。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室外用垃圾箱,包括箱体和通过支撑柱设在箱体上部的盖板,在所述盖板的上端面设有烟灰槽;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且所述收集网以可拆卸方式套置在所述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上。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箱体被分为左、右两个独立的且内部结构相同的腔体;所述左、右两独立的腔体的内底面均为楔形面;所述左、右两独立的腔体均沿垂直方向被固液分离网分成上部的固体垃圾容置腔和下部的液体容置腔;所述固液分离网在所述左、右两独立腔体内倾斜设置且其倾斜方向与所述左、右两独立腔体的底面楔形角方向相反;对应所述固体垃圾容置腔和所述液体容置腔分别设有第一箱门和第二箱门;在所述左、右两独立腔体的楔形底面的最低处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进口端位置设有防堵滤网。
更进一步地对本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所述左、右两独立腔体的楔形底面的上端面设有波浪形波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垃圾箱的分类及盛装能力,特别方便罐状/瓶状垃圾物的回收,减轻垃圾箱主体的负担,减轻了清洁工人的劳动量;避免固液混合盛放而进一步造成污染,并散发出异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左/右两独立的腔体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固体垃圾容置腔,111第一箱门,12液体容置腔,121第二箱门,2盖板,21烟灰槽,3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4支撑柱,5固液分离网,6防堵滤网,7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室外用垃圾箱,包括箱1和通过支撑柱4设在箱体1上部的盖板2,在所述盖板2的上端面设有烟灰槽21。在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3,且所述收集网以可拆卸方式套置在所述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3上。这样通过为饮料瓶、矿泉水瓶或者易拉罐等单独设置容置空间,即放置在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3内,因为收集网是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3上的,所以在收集网内盛满饮料瓶、矿泉水瓶或者易拉罐后很容易作为整体被清理掉,而在罐状/瓶状垃圾收集网箱3上重新套置新的收集网。这样就避免从传统垃圾箱内逐个挑拣饮料瓶、矿泉水瓶或者易拉罐,提高清理工作的效率。此外,使人口密集且流动性大的室外公共区域内的垃圾箱主体(即所述箱体1)有容纳更多垃圾的能力。
如图3所示,所述箱体1被分为左、右两个独立的且内部结构相同的腔体,它们分别被用来盛装可回收垃圾(除去饮料瓶、矿泉水瓶或者易拉罐等占据空间较大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鲜艺,未经鲜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61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