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真空泵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2227.8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翔太;牧野胜彦;杉本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三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29/12;F04C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真空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成在汽车等车辆的制动助力器中使用的负压的真空泵。
背景技术
汽车用的制动装置包括利用发动机的进气管负压将制动力放大的制动助力器。近年来,鉴于低燃烧消耗率的要求,降低了泵送损失,因此,倾向于使进气管负压减少。此外,在混合动力车辆、电力汽车、或者带有怠速停止功能的车辆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获得发动机的进气管负压的情况。
因此,使用电动真空泵生成向制动助力器供给的负压。此外,在搭载不会产生进气管负压的柴油发动机的车辆中,也使用电动真空泵生成负压。
作为这样的真空泵的一例子,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真空泵。该泵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以能够偏心运动的方式配置在内部空间内的柱状的运动构件、配置在上述壳体中且将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的一端部封闭的盖、以及以随着运动构件的偏心运动而变形的方式固定于壳体和运动构件的变形构件。而且,盖具有流体用的两个口。变形构件在运动构件的周围形成容积随着运动构件的偏心运动而变化的泵空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96784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泵不具有消声功能,存在泵的工作音较大这样的问题。特别是,在应用于汽车等车辆的制动系统的情况下,需要极力减小工作音。此外,也期望提高向车辆搭载该泵的搭载性、组装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实施防音对策、极力减小工作音的电动真空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真空泵,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树脂制的壳体、配置在上述壳体的内部空间内的马达部、与上述马达部连动地驱动的泵部、以及从上述泵部侧封闭上述壳体的内部空间的盖构件,该电动真空泵的特征在于,上述盖构件包括:吸入部,其用于从泵外部向上述泵部吸入流体;消音部,其设有与上述泵部的喷出口连通的空间部;以及排出部,其用于将从上述泵部喷出来的流体向泵外部排出;上述吸入部的端部以密闭状态抵接于上述泵部,使得上述吸入部与上述泵部的吸入口气密地连通,在上述排出部中形成有颈缩部。
在该电动真空泵中,在盖构件中设置有吸入部和排出部,在盖构件的内部形成空间部而设置消音部,并且在排出部中形成有颈缩部,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泵工作音的防音对策。这样,能够利用非常简单的构造实施防音对策,极力减小泵的工作音。
在上述电动真空泵中,期望上述吸入部和上述排出部配置在真空泵的沿着泵轴向投影时的投影面内。
通过这样构成,吸入部和上述排出部不会自真空泵的主体外径突出。因此,在将真空泵搭载于车辆时,吸入部、排出部不会干涉其他的部件等,能够提高搭载性。
在上述电动真空泵中,期望上述盖构件利用树脂一体成形。
由此,不使用螺钉等而利用熔接(树脂熔接)就能够将上述盖构件与收容马达部的壳体接合。其结果,能够削减零件件数并提高生产率,能够谋求削减成本。
在上述电动真空泵中,期望上述吸入部和上述排出部配置在真空泵的轴向上的一端部侧,且上述吸入部的开口和上述排出部的开口设置在相同的方向上。
此外,更优选的是,上述马达部的连接器也设置在与上述吸入部的开口及上述排出部的开口相同的方向上。
通过这样做,在将真空泵搭载于车辆时,易于进行配管、布线的作业,因此,能够提高组装性。
采用本发明的电动真空泵,如上所述,能够利用简单的构造实施防音对策,能够极力减小工作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制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制动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俯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A-A剖视图。
图6是表示电动真空泵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地说明将本发明的电动真空泵具体化而成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电动真空泵应用于制动系统的情况进行说明。
因此,首先,参照图1、图2说明制动系统。图1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制动系统的概略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包含实施方式的电动真空泵的制动系统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三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爱三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2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自动控制智能气泵
- 下一篇:插接式双缸充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