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板管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636.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何立勇;陈雨春;余科峰;何宇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板管式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板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钎焊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波纹形状的金属板片叠装、钎焊而成的一种换热器。组成换热器的各板片之间形成许多小流通断面的流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壳管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但对于传统的板式换热器而言,由于两板之间空间小,流体阻力大,容易堵塞,一旦堵塞就容易发生局部或全部失效,影响效率甚至引起泄漏。另外,传统的钎焊板式换热器的单片换热面积和板片数量是有限的,不能满足更大换热量的要求,可拓展性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板管式换热器,该换热器的板片间的阻力更小,不易堵塞,且板片更加方便扩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管式换热器,包括端板、底板、板芯通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安装在端板上的进管A、出管A、进管B和安装在底板上的出管B,所述端板和底板焊接在板芯通道的两端,所述板芯通道由若干板片A和板片B交替堆叠、钎焊而成,所述板片A和板片B上与进管A和出管A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介质通孔,所述板片A上还设有若干凸台,所述板片B上与凸台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凹台,所述凸台的顶部和凹台的底部的相同位置均冲切有通孔;所述端板、板片A、板片B和底板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相邻板片A和板片B之间形成第一角孔区域、板间流道、第二角孔区域和管道区域,端板与板片B形成分配区域,底板与板片B形成收集区域。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一方面,该板管式换热器以板片堆叠的方式,形成类似管壳式换热器的流体通道,因此,相较于传统板式换热器而言,板片间的阻力更小,不易堵塞,板片还能在厚度方向上无限延伸,即可适用于更大的换热量需求的应用领域。另外一方面,该换热器以板片上若干介质通孔堆叠钎焊形成的通道替代列管通道,因此,相较于传统壳管式换热器而言,拥有了更高的换热效率,并且所占用的体积更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板管式换热器的优选实施方式作出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板管式换热器,包括端板100、底板500、板芯通道400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安装在端板100上的进管A101、出管A103、进管B102和安装在底板500上的出管B501,所述端板100和底板500焊接在板芯通道400的两端,所述板芯通道400由若干板片A200和板片B300交替堆叠、钎焊而成,所述板片A200和板片B300上与进管A101和出管A103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介质通孔700,所述板片A200上还设有若干凸台203,所述板片B300上与凸台203相对应的位置还设有凹台303,所述凸台203的顶部和凹台303的底部的相同位置均冲切有通孔800;所述端板100、板片A200、板片B300和底板500的四周均设置有密封斜面900。所述相邻板片A200和板片B300之间形成第一角孔区域601、板间流道602、第二角孔区域603和管道区域605,端板100与板片B300形成分配区域604,底板500与板片B300形成收集区域606。
工作时,介质1经位于端板100的进管A101通过板片B300和板片A200的介质通孔700进入第一角孔区域601,然后进入板间流道602,最后汇集于第二角孔区域603,从端板100的出管A103流出。介质2从位于端板100的进管B102通过分配区域604进入由位于板片B300和板片A200的通孔800进入管道区域605,最后汇集于收集区域606,经位于底板500上的出管B501流出。
此板管式换热器利用传统板式热交换器的结构方式,整台换热器通过相邻板片A200和板片B300四周的密封斜面900以及板片A200和板片B300中设置的凹台底面与凸台顶面共同形成密封。介质1通过板间流道602流通,介质2通过位于相邻板片A200和板片B300的凸台203与凹台303的接触面上的通孔800所构成的管道区域605流通,两种介质以交叉流的方式流动,介质1和介质2的热交换是通过由相邻的板片B300板片A200来实现热传递。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包含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例如,本发明包含不仅限于实施例所述的单流程,还包含一切基于本发明所述新型板片构成管道通路的所有方式,如多流程、多介质通道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鸿远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氧化硅纳米保温毡屋面保温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汽车地板连接梁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