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调强补偿器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8300.4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余辉;张书旭;王锐濠;张国前;林生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5/10 | 分类号: | A61N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9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补偿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调强补偿器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肿瘤放射治疗领域,目前有10多种获取调强照射野的方法,其中以基于多叶准直器的调强技术最为普遍。该技术通过控制两组叶片的相对运动来实现照射野的强度调节,使技术人员可以在机房控制室内通过MLC(多叶光栅)控制软件来完成整个治疗计划,操作十分简单,但此技术也存在能量利用率低、叶片漏射、到位精度低、叶片的步进装置易损等不足之处。
对于采用多叶准直器的调强技术,由于叶片移动到预设位置需消耗一定的时间,为了实现复杂的强度分布,治疗计划系统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子野(静态调强)或降低叶片的移动速度(动态调强),这样会增加治疗的时间,降低了X射线的利用率。但是,若使用补偿器技术,则只需加速器一次性出束就可得到满足临床要求的调强照射野,大大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另外,目前一台多叶准直器产品的价格在100万以上且还不包括后续的维护成本,需投入的成本较高,一般中小型医院难于承担。因此出于成本和治疗时间的考虑,采用补偿器技术来实现照射野的强度调节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制作调强补偿器一般要用到热丝切割机。但是,目前的热丝切割机只能制作二维调强补偿器,而对于类似于山脉状,起伏不平的三维调强补偿器的制作却无能为力。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前各行业研究的热点。3D打印机可以生成任意形状的零件,但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须提供3D打印机能识别的STL文件。目前3D打印技术的叠加工艺有10多种,其中熔融沉积快速成型工艺在桌面级3D打印机中应用广泛,其打印精度通常在0.1mm至0.3mm之间,具有结构简单、制作和维护成本低、用料少等特点。而3D打印原料通常包括ABS塑料和PLA塑料,其中,ABS塑料强度较高,多用于工业制作领域,但有一定的毒性,且其热收缩性较大,影响成品精度;而PLA塑料为可降解的生物材料,环保,打印精度比ABS塑料高,且PLA塑料的成本低(约0.2元/克)。虽然3D打印技术应用广泛,但目前3D打印技术并没有被用来制作三维调强补偿器,以实现照射野的强度调节。
综上所述,目前业内还未有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制作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耗材少、机器出束时间短和适合中小型医院使用的调强补偿器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制作方法简单快速、成本低、耗材少、机器出束时间短和适合中小型医院使用的调强补偿器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调强补偿器制作方法,包括:
A、治疗计划系统根据调强计划数据,导出每个照射野的强度分布图,从而得到调强照射野的灰度通量图;
B、根据X射线在铅合金内的衰减特性和得到的灰度通量图,重建用于浇注补偿器的三维泡沫模型,并将重建的三维泡沫模型发送给3D打印机;
C、3D打印机打印出重建的三维泡沫模型;
D、对打印出的三维泡沫模型进行铅水浇注和冷却塑形处理,从而得到调强补偿器。
进一步,所述步骤A,其包括:
A1、治疗计划系统根据临床治疗要求设计出调强计划;
A2、治疗计划系统根据设计的调强计划数据,导出每个照射野的强度分布图。
进一步,所述步骤B,其包括:
B1、根据X射线在铅合金内的衰减特性对得到的灰度通量图进行处理,从而得到三维泡沫模型的一系列断层图像;
B2、对得到的一系列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从而得到三维泡沫模型的STL文件;
B3、将三维泡沫模型的STL文件发送给3D打印机。
进一步,所述步骤B1,其具体为:
对得到的灰度通量图,沿射线强度从强到弱的方向,按照预设的间隔依次生成三维泡沫模型的二维断面图像,从而得到三维泡沫模型的一系列断层图像。
进一步,所述步骤B2,其具体为: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对得到的一系列断层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处理,从而得到三维泡沫模型的STL文件。
进一步,所述步骤C,其具体为:
3D打印机根据接收的STL文件,以PLA塑料为原料,以熔融沉积快速成型技术为叠加工艺,打印出所述三维泡沫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83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门冷藏冷冻冰箱
- 下一篇:一种储热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