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5198.2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荣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食 健胃 保健 养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为了保证足够的营养和食物的均衡,都会吃不同的谷类,蔬菜和瓜果及肉类和海鲜;但品类繁多的美味食物由嘴部进入口腔消化,经过食道到达胃部,需要一定的时间,当胃部进行胃酸分泌增多,蠕动消化食物的时候,再反馈给大脑信息,会有一段时间,导致大口快速食用的人群往往出现过饱,积食的现象,增加了胃的负担。现有助消化的药物,多是在吃饱后服用,不能改善对胃已造成的负担,且不同程度地具有毒副作用,影响身体的健康,长期服用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我国对人体强身键体、延年益寿等方面的饮食研究,具有几千年的历史;药膳同源学说,是以中医学为基础、中草药为原料的饮食科学,饮料在古书上的记载早已是屡见不鲜。在此方面的研究,最杰出的贡献就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因此,利用中医学理论和以经济植物为对象,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饮料,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精髓,是国外同行望尘莫及的。中国地大物博,有很多名山大川,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植物宝库。
鉴于现有助消化药物存在的缺陷,为弥补现有助消化药物的不足之处,本研究就是针对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筛选出适用于制作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的天然经济植物,经过研究试验,完成了本发明。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助消化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其原料全部采用天然草本、药食同源的纯绿色植物类产品,适合长期饮用。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提供一种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均以重量份计,余甘子5~10份、蜂蜜2~5份、山楂1~3份、陈皮1~3份、代代花1~3份、沙棘1~3份、金银花1~3份和莱菔子1~2份;制备步骤是按上述原料组份按配比称取,分别经过清洗、杀菌后混合加入到纯净水中,煎煮10~20分钟,滤除残渣后,灌装包装。
优选的,所述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包括以下原料组份:均以重量份计,余甘子6份、蜂蜜3份、山楂1份、陈皮1份、代代花1份、沙棘1份、金银花1份和莱菔子1份;其制备步骤是按上述原料组份按配比称取,分别经过清洗、杀菌后混合加入到纯净水中,煎煮10~20分钟,滤除残渣后,灌装包装。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其制备步骤是按权利要求1或2的原料组份配比称取;各组份分别在净水中侵泡10分钟捞出,冲洗两次,用紫外钱照射30分钟进行杀菌;混合,按每15份原料组份加入1200份的纯净水,加热煎煮10~20分钟,滤除原料残渣,灌装成600~2000ML易拉罐、瓶装或软包装直饮式饮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还包括有果汁30~100份,所述果汁为苹果汁、猕猴桃汁或葡萄汁;其制备步骤是按配比分别称取余甘子、蜂蜜、山楂、陈皮、代代花、沙棘、金银花和莱菔子;各组份分别经过净水侵泡10分钟捞出,用净水冲洗,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进行杀菌;按每15份原料组份加入1200份的纯净水,加热煎煮10~20分钟,滤除原料残渣后,加入果汁灌装包装。
本发明的消食健胃保健养生茶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消食健胃、生津润肺、去火降燥、润肠利尿、清热解毒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效;可止渴充饥,又可保健养生,能迅速提升体力消除疲劳,是一种多能量型的保健和运动饮料,口感好,毒副作用小,适于各年龄段的人群饮用;饮用方便成本低;适于长期饮用,强身健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均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如下组份:余甘子6份、蜂蜜3份、山楂1份、陈皮1份、代代花1份、沙棘1份、金银花1份和莱菔子1份;将各原料组份别经过清洗,即放入净水中侵泡10分钟捞出,再用净水冲洗两次;用紫外线照射30分钟进行杀菌;经上述的处理后,将组份混合在一起,加入1200份纯净水,加热煎煮20分钟;滤除原料残渣,进行灌装、包装,制成600~2000ML易拉罐、瓶装或软包装直饮式饮料,可直接饮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荣,未经王德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51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