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4838.8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沈敬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层 塑料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挤塑料薄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
背景技术
商品的包装对于商品的储存、保质、美化具有重要作用。收缩膜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商标、图标、被包装物清晰可见,美观整洁,收缩紧密光亮,同时还具有优异的韧性和挺度,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可提供优异的包装完整性,利用其高收缩率产生的收缩拉力可将一组要包装的物品裹紧,非常适用于多件物品的集合包装,尤其对异型物品的包装效果甚佳。市场初期,由于热收缩薄膜价格较高,国内除了对包装要求高的企业使用以外,市场容量不是很大。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很多国家已经禁止或者限制含毒包装产品的使用,国内虽然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或者限制有毒包装材料的使用,但是受国际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国内很多企业已经停止有毒塑料软包装材料的使用,转而使用高档的环保型热收缩膜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能够提高塑料薄膜整体结构强度,生产成本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包括:外表层、热封层、机械层、离子导电聚合物层、高阻隔尼龙层和粘结层,所述外表层、热封层、机械层、离子导电聚合物层和高阻隔尼龙层通过粘结层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机械层为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离子导电聚合物层为包含有聚乙烯和带有导电离子聚合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的共混聚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为乙烯- 乙烯醋酸酯共聚物或酸酐改性聚乙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离子导电聚合物层的厚度为2.5 -5 微米,所述高阻隔尼龙层为50-200微米。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表层为PET树脂、PETG树脂、PA 树脂、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和乙烯酸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热封层由VLDPE 树脂和MLLDPE 树脂组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能够提高塑料薄膜整体结构强度,生产成本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外表层,2、热封层,3、机械层,4、离子导电聚合物层,5、高阻隔尼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包括:外表层1、热封层2、机械层3、离子导电聚合物层4、高阻隔尼龙层5和粘结层,所述外表层1、热封层2、机械层3、离子导电聚合物层4和高阻隔尼龙层5通过粘结层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机械层3为脂肪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所述离子导电聚合物层4为包含有聚乙烯和带有导电离子聚合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的共混聚合物。
另外,所述粘结层为乙烯- 乙烯醋酸酯共聚物或酸酐改性聚乙烯。
另外,所述离子导电聚合物层4的厚度为2.5 -5 微米,所述高阻隔尼龙层5为50-200微米。
另外,所述外表层1为PET树脂、PETG树脂、PA 树脂、性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聚乙烯和乙烯酸共聚物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另外,所述热封层2由VLDPE 树脂和MLLDPE 树脂组成。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新型多层共挤塑料薄膜,能够提高塑料薄膜整体结构强度,生产成本低,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昊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4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