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非汞催化剂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84742.1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9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阳永荣;田晓晖;蒋斌波;王靖岱;黄正梁;廖祖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永荣 |
主分类号: | B01J31/30 | 分类号: | B01J31/30;B01J31/26;B01J27/18;B01J29/03;C07C17/08;C07C2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乙炔 氯化 氯乙烯 催化剂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石法氯乙烯生产的催化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非汞催化剂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氯乙烯(VCM)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其工业生产路线主要包括乙烯法和乙炔法。乙炔法工艺简单,但是采用负载在活性炭上的剧毒且易挥发的HgCl2作催化剂,工业生产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资源防治污染。在实际应用中,氯化汞的挥发会导致活性降低,一段时间后催化剂需要进行翻倒操作,对于工人健康危害极大。据统计,2012年,我国乙炔法聚氯乙烯产量占全国聚氯乙烯总产量的74%,达到981万吨。2012年我国用于乙炔法工艺的氯化汞催化剂达到了1.2万吨,汞元素消耗量达到960吨。随着我国汞资源的枯竭和汞矿品位下降,国内大型汞矿相继关闭,目前国内汞资源进口量占了50%以上。但由于汞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世界各国对汞资源出口均加以限制,导致进口的日益困难。因此,伴随着汞污染治理国际压力的增大,对乙炔法VCM行业的改进势在必行。否则,一旦汞矿枯竭,乙炔法工艺将面临催化剂无以为继的危险。
自乙炔法工艺工业化以来(1931年),非汞催化剂的开发就未曾间断。非汞催化剂研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金、铂、钯、铜、铋等金属。通常来说,若以贵金属做活性组分,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但是失活较快,而且成本过于昂贵;若以非贵金属做活性组分,活性和选择性均较差,稳定性也不理想。研究的关键是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使用较低的负载量达到较高的活性。还需要提高活性组分在载体上的附着强度,降低活性组分流失速率,延长催化剂寿命。其最终目标是彻底摆脱对剧毒氯化汞的依赖。
中国专利CN102151579A公布了一种以磷化铜为活性组分,氯化铜、氯化镍和氯化钡的一种或几种为助剂的非汞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性,但是选择性远低于工业氯化汞催化剂,且未提及催化剂稳定性这一关键性能。
中国专利CN102357366A公布了一种以钯作为活性组分,分子筛作为载体的乙炔氢氯化催化剂,但是根据实施例的数据,其活性仍然大大低于工业氯化汞催化剂,且未给出稳定性数据。
中国专利CN102029189A公布了一种以金盐作为活性组分,非贵金属盐做助剂的非汞催化剂,其中金元素含量占催化剂质量的0.1~10%。长寿命考评显示催化剂选择性较高。当金含量较高时,催化剂活性较高,但成本相当昂贵。当金含量很低时,即使在接近工业空速的条件下,乙炔转化率仍然只有92%左右,达不到工业应用要求。
综上所述,现在已经报道的非汞催化剂,各方面性能往往不能兼顾,难以达到工业应用要求,因此迄今为止尚无工业化应用的实例。新型非汞催化剂的开发,必须以工业需求为指导,将高活性、高稳定性、高选择性以及低成本作为综合目标,科学设计,大胆创新,才有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真正实现无汞化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非汞催化剂及使用方法。
用于乙炔氢氯化制氯乙烯的非汞催化剂,按质量百分比计,其化学组成为不大于0.1%活性组分、0.1~20%助剂、不大于10%稳定剂,其余为载体,所述的活性组分为贵金属。
所述的贵金属为钯、铂或金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贵金属以多种价态存在催化剂中,即铂为+2,+4,+6价的一种或几种,金为+1,+2,+3价的一种或多种,钯为+2,+4价的一种或多种。助剂化学组成中含有S2-、EDTA、F-1、Cl-1、Br-1、I-1、吡啶、三苯基膦、烯烃、炔烃、芳烃等离子或配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剂的阳离子为碱金属、碱土金属、ⅠB、ⅡB族元素的阳离子一种或多种。通过添加合适的助剂,可以大幅提高催化剂活性,相应地降低贵金属用量。助剂阳离子可以与活性组分之间发生竞争吸附,从而大幅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大体积络合离子的引入,有助于将活性中心进行分隔,更好地分散并阻止相邻的活性组分颗粒靠近、团聚,从而既提高了催化剂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稳定性。
所述的稳定剂为盐酸、硝酸、磷酸、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四羟甲基氯化磷、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稳定剂既可以提高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亦可以通过其本身与活性组分发生作用,限制活性中心的迁移和聚团,从而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
所述的载体为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纳米管、炭黑、泡沫碳化硅、氧化镉、氧化铈或分子筛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载体优选为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永荣,未经阳永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47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