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速循环酶膜耦合反应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4423.0 | 申请日: | 2013-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海乐;何荣海;骆琳;黄六容;程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五棵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速 循环 耦合 反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特指建立一种通过变速循环的策略提高酶膜耦合反应系统底物转化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酶解反应存在的主要不足在于:(1)底物抑制效应:如果反应的产物不尽快地除去,因产物饱和反应受到抑制,导致反应速度下降;(2)酶的利用效率低:一釜反应结束后,通过高温灭酶停止反应,开始下一釜的反应,因此酶的利用率很低,导致生产成本加大;(3)产物过度酶解:已经达到最佳分子量的酶解产物,由于没有及时排出出现再次被酶切的情况,导致过度酶切而引起活性下降;(4)底物不足:到了反应后期,底物量出现出现下降,酶的使用效率也将随之下降。
为了解决传统酶解反应存在的上述不足,近年来不少学者开始研究了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技术(简称“酶膜耦合技术”),即借助循环泵将反应器与分离膜连接起来,在酶解反应的同时,通过膜分离的方法将达到分子量的酶解物及时分离出反应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速度连续地补充反应底物,直到在反应系统残存的反应残渣严重堵塞分离膜,最后终止反应。从上述工作过程的描述看来,酶膜耦合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就是代表酶利用率的指标——单位酶产目标物量大幅度提高。
但是,目前酶膜耦合技术尚在一些不足,其工作过程及操作参数尚有进一步优化的潜力。例如,本发明人曾经申请授权的发明专利“梯度稀释补料酶膜耦合反应及用于鱼鳞胶原蛋白多肽制备”(专利号:ZL201010253292.1)通过梯度稀释的方式连续补料,可显著提高延长系统的运行时间,大幅度增加单位酶产目标物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进一步优化酶膜耦合反应技术,提高酶膜耦合反应系统底物转化率的新技术,具体讲就是提供一种先高速后低速的变速循环策略。
其原理在于:反应前期利用快速循环,一方面将酶解出来的小分子产物及时排出反应系统迅速消除产物抑制效应,另一方面强化传质作用促进酶与底物的充分接触,从而提高酶解效率;反应后期,底物变得不足,快速的循环反而变得降低酶与底物的有效接触,因此降低转速有利于酶解反应的进行,底物的转化率仍然可以继续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循环酶膜耦合反应系统,按照下述步骤工作:
以鱼鳞胶原蛋白多肽的酶解法制备为例进行描述。
(1)对于不补料的酶膜耦合反应系统
1)向反应釜中加入底物溶液;
2)加酶进行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
3)降低循环泵转速,直至反应结束。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将一定底物浓度的鱼鳞胶原蛋白溶液装入反应釜,调节反应液pH和温度到设定的值,开启超滤装置循环泵循环5min,停止循环装置,此时超滤装置和管道均充满料液。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再向反应器内补充料液到开始的液面高度,并向反应釜中按照酶与底物的比例加入适量的蛋白酶,再次开启循环泵,开始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酶解反应温度和反应液pH值,收集透过液。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将循环泵转速降低到高速的0.5~0.8倍,直至透过液中无多肽排出,终止这个反应。
(2)对于连续补料的酶膜耦合反应系统
1)向反应釜中加入底物溶液;
2)加酶进行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并连续补充底物溶液;
3)后期补水,降低循环泵转速,直至反应结束。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将一定底物浓度的鱼鳞胶原蛋白溶液装入反应釜,调节反应液pH和温度到设定的值,开启超滤装置循环泵循环5min,停止循环装置,此时超滤装置和管道均充满料液。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2)中,再向反应器内补充料液到开始的液面高度,并向反应釜中按照酶与底物的比例加入适量的蛋白酶,再次开启循环泵,开始酶解-膜分离耦合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酶解反应温度和反应液pH值,收集透过液。在排肽的同时,以同样的速度向反应釜中连续补充鱼鳞胶原蛋白溶液,以保持反应釜液面高度不变。
在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超滤压力上升到装置的限定值,开始向反应釜中补充清水,一段时间后将循环泵转速降低到高速的0.5~0.8倍,直至透过液中无多肽排出,终止这个反应。
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后期降低循环速度的方式,改善酶膜耦合反应底物的转化率,提高反应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五棵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未经镇江五棵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4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线
- 下一篇:基于压力传感器的用于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实验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