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光源焊线机视觉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83243.0 | 申请日: | 2013-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乔金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斯尔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5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焊线机 视觉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线机,特别涉及一种多光源焊线机的视觉系统。
背景技术
焊线机的视觉系统定位被焊接元件的焊线管脚,当元件为微型元件时,需要焊线机的视觉系统实现高精确。光源在焊线机的视觉系统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元件的表面金属光泽会对光线反射,给元件的视觉检测带来不利的影响,光源照度分布以及光源的光谱成分都会对图像传感器成像产生影响,影响焊线机视觉系统定位的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光源的焊线机视觉系统,实现焊线机的视觉系统环境足够明亮、有效消除阴影、采集图像灰度分布连续且均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光源焊线机视觉系统,包括CCD相机、照明装置、图像处理模块和焊接平台。
所述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侧光照射的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用于垂直照射的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所述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设置在CCD相机的机架两侧,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分别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与焊线机固定,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出光面相向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为侧光斜向下照射被焊接元件。
所述焊接平台中间部位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元件的模板,所述模板与元件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外接空气抽气机,当元件放置在模板上,所述空气抽气机抽气,将元件通过气体吸压在模板上,进行焊接,使用气体固定元件,减少了由于使用触角压力固定元件对元件的损伤。
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存储单元和图像微处理器。
CCD相机获取元件图像,图像采集卡将元件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存储单元存储上述数字信号,图像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动态阈值分割,定位元件原点,并传送给焊线机的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为LED环形光源,充分减少阴影,所述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为薄片式LED光源,减少重量,充分散热。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的薄片式LED光源设置有柱形灯罩,用于汇聚光线和导向光线竖直向下。
所述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竖直方向距离焊接平台20cm~30cm,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灯座平面相对斜向下30°~60°设置,使得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光线在元件位置交错,减少阴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光源焊线机视觉系统,包括CCD相机2、照明装置、图像处理模块和焊接平台4。
照明装置包括用于侧光照射的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用于垂直照射的第三光源103和第四光源104。第三光源103和第四光源104设置在CCD相机2的机架两侧,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分别通过第一支架301、第二支架302与焊线机固定,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的出光面相向设置,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为侧光斜向下照射被焊接的元件5。
焊接平台4中间部位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放置元件的模板,模板与元件5的接触面设置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外接空气抽气机,当元件5放置在模板上,所述空气抽气机抽气,将元件5通过气体吸压在模板上,进行焊接,使用气体5固定元件,减少了由于使用触角压力固定元件5对元件5的损伤。
图像处理模块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存储单元和图像微处理器。
CCD相机2获取元件图像,图像采集卡将元件图像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存储单元存储上述数字信号,图像处理器对数字信号进行动态阈值分割,定位元件原点,并传送给焊线机的控制系统。
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为LED环形光源,充分减少阴影,所述第三光源103和第四光源104为薄片式LED光源,降低重量,充分散热。第三光源和第四光源的LED 光源设置有柱形灯罩,用于汇聚光线和导向光线竖直向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竖直方向距离焊接平台25cm,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的灯座平面相对斜向下45°设置,使得第一光源101和第二光源102的光线在元件位置交错,减少阴影。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斯尔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斯尔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32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系统经济运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挤压通信用多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