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耳机曲轴初始和旋转角度可调整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2835.0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B21D11/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曲轴 初始 旋转 角度 可调整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该方案属于卷耳机曲轴驱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曲轴初始和旋转角度皆可调整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卷耳机中的卷耳工序如图1至图4所示,即上料、压紧、卷制、松开工件四个步骤,其中的压紧过程中利用安装在曲轴上的压紧板71压住板簧板料72的端部,然后利用压紧板压紧并转动使得板簧板料在模具73上形成一个卷耳。其中的压紧板71是通过一个油缸安装在一个曲轴6的中部的,如图6所示。而曲轴的动作时利用一个旋转油缸8的输出轴来驱动的,旋转油缸的形式如图5所示,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部的活塞,其中的活塞上设有齿条结构,并在缸体上设有与之啮合的齿轮,齿轮所在的轴的输出动力轴,即转轴。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当曲轴的初始位置和旋转角角度需要调节时,调节的方式是调整旋转油缸的初始位置来实现,在调节该旋转油缸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每次调整旋转油缸转轴的初始角度,都需要经过泄压,调整油缸内部齿轮齿条的啮合位置,然后再加压的过程,非常繁琐,也精度也不容易控制。具体地,旋转油缸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其中的旋转油缸8用于和曲轴6相连接,用于驱动曲轴的旋转动作,其中的曲轴为几字形,在曲轴的横梁上设有由直线油缸驱动的压紧板71,其中的旋转油缸提供曲轴的旋转动力和初始位置,直线油缸驱动压紧板簧板料,这样就可以完成板簧的卷耳工作。
另外还可以参考zl201220421991.7中公开的一种新型齿条油缸,这种油缸调整初始角度时也需要先卸载油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旋转油缸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卷耳机曲轴初始和旋转角度可调整驱动装置,在保证完成卷耳机曲轴的大扭矩液压驱动工作的同时,并可对曲轴的初始位置的调节不需要进行卸载油压,而是通过机械式的调整方式来实现,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卷耳机曲轴初始和旋转角度可调整驱动装置,包括支撑筒、油缸和转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缸包括活塞柱和缸体,在所述活塞柱的外端向外延伸一螺纹柱,活塞柱为静止件,缸体为动件;
所述油缸缸体置于支撑筒内腔中,通过螺纹调节总成使得螺纹柱部位安装在支撑筒顶部,且在所述螺纹柱和支撑筒之间设有滑动键构造,使得油缸在支撑筒中具有上下位移并锁紧的能力,在所述活塞柱中具有液压油通道,继而驱动缸体部分在支撑筒内做上下移动;
螺纹调节总成包括法兰盖板、套筒、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其中,所述法兰盖板位于支撑筒的顶部且通过具有阶梯构造的套筒将第一螺母可转动的压合在支撑筒的上侧,所述第二螺母位于第一螺母的上侧,且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通过螺纹与螺纹柱进行安装;
在所述缸体的一侧面上设有齿条结构,且所述转轴的中部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支撑筒壁上,且转轴与活塞柱垂直设置。
在所述支撑筒外侧周向的支撑筒和法兰盖板之间设有拉栓,所述拉栓两端分别通过旋向相反的螺纹进行连接。
在所述缸体下半部和支撑筒之间设有滑套。
在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曲轴,另一端设有旋转角度传感器。
所述滑动键构造是指设置在螺纹柱和支撑筒上的键槽,以及设置在两键槽之间的平键。
在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分别设有操作把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一种全新机构的液压旋转缸,具有现有旋转油缸所有的特性,具有缸筒本身为具有导向功能的齿条,推动齿轮旋转继而带动转轴的转动,完成直线运动到旋转运动的转换,是保证卷耳的主要部件。同时还具有现有旋转油缸不具有的特性,当需要调整转轴的初始角度时,通过螺纹调节总成即可调整油缸缸体上下位置,继而调整转轴转动一定角度,可方便调整曲轴的初始位置,从而避免了普通旋转缸调整时,必须先卸掉油缸两腔压力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为卷耳工序之上料;
图2为卷耳工序之压紧;
图3为卷耳工序之卷制;
图4为卷耳工序之松开;
图5为标注旋转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旋转油缸与曲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立体之正面;
图8为本发明的立体之背面;
图9为本发明的全剖视图状态之一;
图10为本发明的全剖视图状态之二;
图11为图9中A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2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阵列聚乙烯模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粉末冶金中的混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