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生产车间生物消毒剂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81100.6 申请日: 2013-10-15
公开(公告)号: CN103598209A 公开(公告)日: 2014-02-26
发明(设计)人: 邵绪霞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叁鼎卫生制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63/00 分类号: A01N63/00;A01P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食品 生产 车间 生物 消毒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食品领域的消毒剂,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消毒和化学消毒相结合的消毒剂。

背景技术

绝大多数微生物都能产生溶菌酶,溶菌酶按其作用对象可分为两大类,即细菌溶菌酶和真菌溶菌酶。细菌溶菌酶通常可分为三大类: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它催化水解肽聚糖中糖骨架中的β(1→4)糖苷键;N-乙酰胞壁酰-丙氨酸酰胺酶,它催化裂解肽聚糖中糖基与肽基;内肽酶,它催化裂解肽聚糖肽桥中的肽键。真菌溶菌酶主要包括几丁质酶和-β葡聚糖酶。

溶菌酶本身是一种无毒、无害、安全性很高的高盐基蛋白,它能选择性地分解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该酶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耐辐射微球菌有强力分解作用,对大肠杆菌、普通变形菌和副溶血弧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溶解作用。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固体,是氧化性杀菌剂中杀菌最为广谱、高效、安全的消毒剂,也是氯代异氰尿酸类中的主导产品。可强力杀灭细菌芽孢、细菌繁殖体、真菌等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目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食品生产中,消毒卫生工作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卫生部文件《卫生部取消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和以戊二醛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剂的卫生行政许可(2010年 第8号)》不准次氯酸钠作为食品消毒剂使用。在食品生产消毒领域,次氯酸钠代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缺点是稳定性差,产品保质期短,使食品氧化脱色变性、对金属严重腐蚀和对人类皮肤有刺激性及在环境或食品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机氯,如三氯甲烷被医学实验证实是导致肿瘤的诱因,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是化学消毒剂逐渐被生物消毒剂取代,与传统的化学消毒剂相比,它们具有杀菌特异性强、不残留有害物质、不易燃烧、使用安全等优点。生物消毒剂是一种新型消毒剂,其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还没有应用于食品生产领域的生物消毒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品生产领域的生物消毒剂,不会产生在食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品生产车间生物消毒剂,其含有以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碱性蛋白酶0.01-0.02份,烷基芳基磺酸钠37-48份,磷酸三钠15-29份,烷基苯磺酸钠12-31份,乙醇30-45份,山梨醇5-10份,溶菌酶0.001-0.005份,蒸馏水100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杀菌特异性强、作用条件温和、作用速度较快、不易产生耐药菌株、易溶于水、对物品无刺激性、使用安全等优点。尤其是不会产生在食品中残留的有害物质,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食品生产车间生物消毒剂,其含有以重量份计的下述组分:碱性蛋白酶0.01-0.02份,烷基芳基磺酸钠37-48份,磷酸三钠15-29份,烷基苯磺酸钠12-31份,乙醇30-45份,山梨醇5-10份,溶菌酶0.001-0.005份,蒸馏水100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叁鼎卫生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叁鼎卫生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1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