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9113.X | 申请日: | 2013-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76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宁云红;谭智敏;刘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云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0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0355 山东省济南市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鼻窦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鼻窦炎(chornic sinusitis)为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较急性者多见,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慢性鼻窦炎影响病患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有引起颅眼肺并发症的可能,导致视力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但在药物、手术治疗下大多数慢性鼻窦炎病人可以治愈,少数伴过敏、哮喘、阿司匹林不耐受等特异体质的患者,疾病常反复发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该中药制剂以纯天然中药为原料,配方简单、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1-6g、野菊花1-8g、金丝草1-8g、辛夷1-6g、石膏2-10g、黄芩1-8g、栀子1-6g、升麻1-8g、麦门冬 1-8g。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其优选方案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鱼腥草 4-6g、百合1-3g、野菊花3-5g、金丝草1-3g、辛夷2-4g、石膏4-6g、黄芩2-4g、栀子2-4g、升麻1-3g、麦门冬2-4g。
一种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中药组方,其最佳方案由以下中药原料组成:鱼腥草 5g、百合2g、野菊花4g、金丝草2g、辛夷3g、石膏5g、黄芩3g、栀子3g、升麻 1g、麦门冬3g。
各昧中药药理作用:
鱼腥草:辛,寒。入肝、肺二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百合:甘微苦,平。入心、肺经。功用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野菊花: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肝经。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清热药;解表药;清热解毒药。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泡疮。
金丝草:甘、淡,凉。清热,解暑,利尿。功用主治:用于感冒高热,中暑,尿路感染,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糖尿病,小儿久热不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主热病烦渴;吐血;衄血;咳血;尿血;血崩;黄疸;水肿;淋浊带下,泻痢;小儿疳热;疗疮痈肿。、
辛夷:辛,温。入肺、胃经。功用主治: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石膏:辛甘,寒。入肺、胃经。功用主治: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黄芩:苦,寒。入心、肺、胆、大肠经。功用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栀子: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功用主治: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升麻:甘辛微苦,凉。入肺、脾、胃经。功用主治:升阳,发表,透疹,解毒。治时气疫疠,头痛寒热,喉痛,口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痈肿疮毒
麦门冬:甘微苦,寒。入肺、胃、心经。功用主治: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治疗方法:称取本发明所需各中药的份量,一起放入沙锅或搪瓷锅内,用冷水浸泡 2-4小时,而后加大火煮至沸腾,再煎20-25分钟后即可,将药汁倒出、过滤。
在饭后约45分-1小时后服用,每天三次,二个月一疗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组方合理、简单;服用方便,无毒副作用,可有效治慢性鼻窦炎,消除患者病痛。
下面结合临床试验数据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本发明人应用本发明所制中药制剂观察治疗100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其中男性59人,女性41人;年龄最大者65岁,年龄最小者23 岁,平均年龄40岁。
2、诊断标准:
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甚至息肉样变。有的可见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严重者鼻咽部可见脓性分泌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云红,未经宁云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9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定形小区中基于干扰预测的基站移动轨迹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脑主机(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