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8105.3 | 申请日: | 2013-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城;赵烟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负压毛细 原理 水体 重金属 离子 吸附 装置 | ||
技术领域
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属于水产育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养殖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育苗生产中,为了避免重金属离子对生物幼体的毒副作用,尝使用EDTA、NTA、Tris、硅酸盐等水溶性化学药品,或Fuller土、腐殖酸等天然产物来改变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最广泛使用的是EDTA。EDTA的作用主要是将游离态的金属离子变成螯合态,降低其急剧性中毒的毒性,然而,对积累性中毒则无济于事,反而增加了生物对其吸收和累积速度。另一方面,不管使用EDTA或其他水溶性物质,均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因此,研究一种可以长期反复使用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装置,对降低现行方法成本,起到积极作用。
1993年的一篇文章《一种半静态育苗水体重金属离子除去装置》。这种结构不适用于亲鱼产卵过程中使用,容易被个体较大的亲鱼撞击而损坏。
实用新型专利《养殖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器》,申请号:201120195618.X,公开了一种结构牢固、安全性高、适用范围广、对鱼苗伤害小的养殖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器。然而,该重金属离子吸附器采用附属设备来提高鱼苗成活率,以及促进水体吸附,因此结构复杂,而且吸附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该装置不仅可以有利于鱼苗成活、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而且同时具有判断风向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整流壳,整流壳内部设置有多个管道,所述的管道侧壁开有直径不大于2mm的孔,管道的内径不超过1mm,管道的外侧设有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螺旋交换基,管道顶端通过转轴连接横向设置的风管,所述的风管以管道为转轴旋转;所述的整流壳底部设置有出水口。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整流壳底部设置有平衡块。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整流壳顶端侧部设置有平衡气囊。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风管两端设置有遮风罩。
所述的遮风罩从外到内,内径逐渐减小。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管道底端与整流壳底端平行。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管道底端从整流壳底端伸出。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有管道均连接同一个风管。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孔直径不超过1mm。
上述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所述的管道长度小于整流壳的高度,整流壳上设置有与整流壳卡扣连接的上盖,转轴从上盖顶端的开口伸出。
由于本发明设置有内径不超过1mm的管道,因此形成毛细管,有效避免水体中的生物游进管道而死亡,也防止管道堵塞,利用毛细原理,使水体自动被吸附到管道中;同时在管道的顶端设置有风管,在风吹动下,使管道的顶端形成负压,更有利于水体的吸附,提高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效率;同时管道和风管通过转轴连接,风管可以以管道为轴进行旋转,因此本发明还具有判断风向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整流壳、2管道、3孔、4螺旋交换基、5转轴、6风管、7出水口、8平衡块、9平衡气囊、10遮风罩、11上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基于负压毛细原理的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中只画出一个管道2。该水体重金属离子吸附装置包括中空内腔的整流壳1,整流壳1内部设置有多个管道2,所述的管道2侧壁开有直径不大于2mm的孔3,管道2的内径不超过1mm,管道2的外侧设有能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螺旋交换基4,管道2顶端通过转轴5连接横向设置的风管6,且所有管道2均连接同一个风管6,所述的风管6以管道2为转轴旋转;所述的整流壳1底部设置有出水口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艾科瑞思产品设计与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8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