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6563.3 | 申请日: | 201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浅井千穗;桥本贺之;齐内直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81/02 | 分类号: | C08G8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 基缩醛 聚酯 接枝 共聚物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为申请号201080054065.4、申请日2010年10月27日、发明名称“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以及分散剂”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使用了该共聚物的分散剂及分散体。
背景技术
将固体粒子分散于非水系液体的技术已应用于各种工业领域。例如、涂料、印刷墨、复印用调色剂、塑料、颜料捺染剂、喷墨记录用墨、热转印记录用墨、滤色器用抗蚀剂、笔记文具用墨等领域中的颜料分散为重要的基础技术。制备转印的分散组合物时,具有固体粒子容易凝集的问题。已知产生凝集发生和稳定性的降低、最终制品的光泽、着色力和光泽的降低、杂色等不优选的现象。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凝集、使分散性提高,使用分散剂。
作为以往的非水系分散剂,已知例如聚酯与多胺的反应生成物等(专利文献1~3)。具体地、公开了羟基硬脂酸缩合物与聚亚乙基亚胺的反应生成物,和聚己内酯系聚酯化合物和聚烯丙基胺的反应生成物等。
这些分散剂中很多具有多胺作为吸附基团,具有保持胺骨架和高温下发生黄变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虽然研究了不具有胺骨架的分散剂,但没有实现能具有充分满足的性能。
对于此,本发明人发现,保护聚乙烯基缩醛的共聚物在一定的情形下具有分散性能。专利文献4中,作为内酯变性聚乙烯基缩醛樹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对于聚乙烯基缩醛内酯将单体加成聚合的方法,对于作为分散剂的用途完全没有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765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7-207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平9-169821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8-100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鉴于上述而完成的,发明目在于提供分散剂,在使固体粒子分散于各种非水系液体中时、该分散剂对于预防分散液中的固体粒子的凝集,形成稳定的分散液有效,并且,耐热性优异。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通过使分别具有1个以上的由下述通式(1)~(3)的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为100~100,000的聚乙烯基缩醛与在主链末端具有至少1个羧基、重均分子量为100~50,000的聚酯反应而得到,上述聚乙烯基缩醛具有的羟基的1~95摩尔%形成有与上述聚酯的接枝键合。
[化1]
(其中,R1表示氢原子、碳数1~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芳基,这些烷基或芳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
[化2]
[化3]
(其中,R2表示氢原子、碳数1~2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者芳基,这些烷基或芳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
本发明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或者通过对于分别具有1个以上的上述由通式(1)~(3)表示的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为100~100,000的聚乙烯基缩醛,加成聚合该聚乙烯基缩醛具有的羟基的1~50摩尔当量的内酯而得到。
本发明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此外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使分别具有1个以上由上述通式(1)~(3)表示的结构单元、重均分子量为100~100,000的聚乙烯基缩醛与重均分子量为100~50,000的聚酯反应而得到,上述聚乙烯基缩醛具有的羟基的1~95摩尔%通过与上述聚酯的酯交换反应而形成有键合。
本发明的分散剂含有上述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重合中的任意一种。
另外,本发明的固体粒子分散体通过上述本发明的分散剂而使固体粒子分散于非水系液体而成。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可形成分散剂,该分散剂对于在使固体粒子分散于各种非水系液体中时,防止分散液中的固体粒子的凝集,形成稳定的分散液极其有效。本分散剂的分散性、流动性、保存稳定性优异,并且与分撒介质的相容性优异。此外,由于不具有胺骨架,因此耐热性也优异。
具体实施方式
1.利用与羧基末端聚酯的反应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
本发明的聚乙烯基缩醛·聚酯接枝共聚物为聚乙烯基缩醛与具有至少1个羧基的聚酯的反应生成物,聚乙烯基缩醛具有的羟基的1~95摩尔%与聚酯形成了接枝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方法及其移动终端、广播终端以及服务器
- 下一篇:一种茶叶用复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