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及应用其处理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6420.2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少鸣;杨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陶粒 活性炭 双层 滤池 应用 处理 方法 | ||
1.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槽、配水槽、升流式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体和出水槽;进水槽与配水槽分别位于升流式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体的同一侧的上、下方,出水槽位于配水槽对面一侧的上方;进水槽通过进水管与配水槽连通,配水槽分别与水冲洗水管和排水管连通;配水槽还通过配水孔与升流式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体下端连通;滤池体内从下到上依次为配水区、气冲洗布气管、膜孔曝气管、下滤网、悬浮陶粒床、滤板、活性炭床和出水区;出水区通过出水堰与出水渠连接;气冲洗布气管通过气冲洗管与气冲洗鼓风机连接;膜孔曝气管通过曝气管与气冲洗鼓风机连接;贯穿滤板均匀布置多个无柄滤头;所述悬浮陶粒床的厚度为1~2m,由粒径为8~12mm的悬浮陶粒堆积组成,悬浮陶粒的水浸润颗粒密度0.9~1.1g/cm3;所述活性炭床的厚度为1.5~2m,由粒径为1.5~3mm的活性炭堆积形成,活性炭的水浸润颗粒密度1.4~1.6g/cm3。
2.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滤网为孔径4~5mm不锈钢网。
3.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滤板。
4.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气冲洗布气管位于膜孔曝气管下方。
5.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冲洗水管连接水冲洗干管,通过水冲洗干管与冲洗水泵连接,水冲洗水管与配水槽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水冲阀。
6.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排水管上设有排水阀。
7.根据权利1所述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孔为多个,多个配水孔均布在配水槽与池体相连的池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处理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入进水槽的待滤水由进水管导入配水槽,通过配水孔进入滤池下部配水区,通过下滤网和滤板与滤头进行小阻力配水,将待滤水在下滤网以下均布至滤面;位于下滤网下方的膜孔曝气管将来自曝气鼓风机的压缩空气在下滤网以下均布至滤面,与待滤水同向上流动并混合,然后穿过下滤网与滤板之间的悬浮陶粒床和滤板上活性炭床,与滤料表面生长的生物膜接触,通过传质与供氧,去除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嗅味物质;滤板下悬浮陶粒在微膨胀状态下截留大部分浊度,并通过陶粒表面催化氧化去除重金属;滤板上活性炭在低浊条件下吸附,实现对待滤水的深度净化;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区经过出水堰跌入出水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64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驱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