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冷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73085.0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许鹏;张荣光;张莲;李玉虎;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41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中,制造出的产品往往温度较高,需要冷却,通常是让产品自然冷却,但其存在冷却效率低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部分厂家采用水来冷却,然而,水箱中的水使用过一段时间后,温度就较高,需要经常测温换水,无形中增大了劳动强度,降低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冷却装置,以解决传统的冷却装置需要人工换水以保证水温在设定温度之下,劳动强度大,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上端开有溢流槽,其内设置有进水管道和散热器,所述进水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散热器的出水口设置于水箱内,其进水口与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的抽水口设置于水箱内,且水泵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水箱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为pt100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液位传感器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为电子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顶端设置有风冷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器内设置有用于冷却散热器的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一端与散热器上的冷却水注水口连接,另一端与散热器上的冷却水出水口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所述自动冷却装置检测到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水泵抽取水箱内水至散热器中冷却后再排至水箱内,使得水箱中水温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无需人工换水即可以保证水箱中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设定温度下,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动冷却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水箱;2、抽水口;3、水泵;4、进水口;5、冷却水出水口;6、散热器;7、冷却水注水口;8、出水口;9、超声波液位传感器;10、pt100温度传感器;11、溢流槽;12、进水管道;13、机器手臂;14、气动机器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自动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一种自动冷却装置,包括水箱1,所述水箱1顶端设置有风冷却装置,其上端开有溢流槽11,且水箱1内设置有进水管道12和散热器6,所述进水管道12上设置有电子阀,所述电子阀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散热器6的出水口8设置于水箱1内,其进水口4与水泵3连接,所述水泵3的抽水口2设置于水箱1内,且水泵3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散热器6内还设置有用于冷却散热器6的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道一端与散热器6上的冷却水注水口7连接,另一端与散热器6上的冷却水出水口5连接,所述水箱1内还设置有pt100温度传感器10和超声波液位传感器9,所述pt100温度传感器10、超声波液位传感器9均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自动冷却装置工作状态示意图;机器手臂13利用气动机器爪14夹取产品,取出产品至水箱1液面以下进行冷却,并缓慢抬起,经过风冷却装置的吹气口将产品表面残余的水吹干同时起到风冷却的作用;当pt100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水温超过设定温度时,控制系统控制水泵3启动,水泵3通过抽水口2抽取水箱1内的水至散热器6进行冷却,经过散热器6冷却过的水通过散热器6的出水口8再注入水箱1内,与此同时,外部的冷却水通过冷却水注水口7注入散热器6,对散热器6进行冷却,并通过散热器6的冷却水出水口5排出。当超声波液位传感器9检测到水箱1内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水箱1的进水管道12上的电子阀打开,进行加水,当水箱1内水位过高时,水从溢流槽11排出。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利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30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