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贝类养殖氮、磷及有机碳排泄量的估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71960.1 | 申请日: | 2013-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9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碧鹃;夏斌;崔正国;崔毅;孙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韩奎勇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贝类 养殖 有机 排泄 估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海洋贝类养殖总氮、总磷和有机碳排泄量估算模型的构建方法,能够快速地计算出海洋贝类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的排泄总量,属于渔业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方式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的贝类大规模死亡频频发生,养殖的自身污染问题也逐渐显露且日益突出,而贝类养殖所产生的排泄物是引起养殖水域自身污染的主要源头。
在贝类养殖过程中,贝类会产生大量对环境有影响的可溶态和颗粒态代谢产物,而这些产物直接投入到自然环境中必然会对周围的水体质量等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贝类养殖后期的水体环境处理,对贝类养殖时所产生的可溶态和颗粒态代谢产物的排泄量进行估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关于贝类自身污染的研究国外进行得较早且比较广泛,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是从能量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探讨扇贝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对其排泄物的研究则仅限于某一种或几种形态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单纯的室内模拟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和方法的缺陷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采用现场生物沉积的方法,又因为无法收集溶解态N、P和有机碳排泄的数据而缺乏完整性,从而导致在评价贝类排泄对某养殖水体污染影响的时候,缺乏可靠、确凿的数据支持。另一方面,目前对水产动物氮排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用于表述贝类氮、磷和有机碳排泄与各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的建立还未见研究报道。
因此,建立数学模型对处于不同海区环境的内贝类所产生的可溶态和颗粒态代谢产物中总氮、总磷、有机碳的排泄量进行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将阐明贝类在沿海生态生态学物质和营养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为贝类养殖的容量和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洋贝类养殖氮、磷及有机碳排泄量的估算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海洋贝类养殖氮、磷及有机碳排泄量的估算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⑴试验样本获取及样本处理;
①采样前实验设备的选定及实验室内样本分组的水温调节;
②试验样本获取;分四季在养殖区进行采样,取出贝类后,立即装入塑料袋中,扎紧袋口;
③实验样本再确定;2小时内将采集样本运回实验室,快速挑选外观正常、外壳无破损、个体大小较为均匀的贝类作为实验样本;
④将分季节采来的样本分为两种或以上的规格,每种规格的样本依不同数量,不同温度分别分N组放入实验箱内,实验温度设定相差不超过±0.5℃;
⑵分组测定每组样本的总氮YN、总磷YP、总有机碳YC的排泄总量;
⑶计算第i组实验贝类的平均长度Li及平均排泄量为Yi;
⑷建立回归模型;
设因变量Y平均排泄量与水体温度T和贝类平均长度L为线性相关,收集到的m组数据(Yi,Ti,Li),i=1,...,m满足以下回归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719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复合活疫苗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常闭型异质结场效应晶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