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境室温贮存聚合物产品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9442.6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池旭辉;杜锡娟;张峰涛;彭松;朱学珍;常华;封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杜德成 |
地址: | 441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贮存 老化状态评估 聚合物产品 评估 环境室温 数据收集 样品选取 气温 气象资料 数据采集与处理 常温贮存 老化状态 气温数据 周期变化 贮存期限 贮存寿命 贮存条件 数据处理 老化 查找 期限 | ||
本发明是一种环境室温贮存聚合物产品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步骤是:评估样品选取、数据收集与处理、老化状态评估。评估样品选取时,选取已知设计特性和贮存条件的聚合物产品;数据采集与处理时,查找公开气象资料获取贮存地月均气温标准值,建立日等效气温模型,获取年等效贮存时间与等效贮存温度,确定等效贮存年限。老化状态评估时,比较等效贮存年限和设计贮存寿命,评估续存期限。它考虑气温周期变化的因素,利用贮存地月均气温数据获取年等效老化时间,确定常温贮存的老化状态,评估剩余贮存期限。本发明具有数据收集容易、数据处理方便,以及操作简单、评估科学、费用节省和易于推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非金属材料贮存失效性能评价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环境室温贮存聚合物产品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室内贮存产品而言,贮存老化的因素包括环境湿度和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的影响可以通过密封法来抑制或者消除,这样环境温度就成为贮存老化的主要因素。
现有技术中,室内贮存产品寿命预估方法都是基于环境温度来考虑,其技术特点与主要缺陷是:对于高温加速老化与数据外推方法来说,它采用高温加速来预估常温老化规律,其恒温贮存的条件假设脱离实际、寿命预估的评估数据误差较大。对于环境温度变量积分法来说,它需要详尽的贮存地气温数据,其数据的获取成本很高、处理过程繁琐、实际意义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环境室温贮存聚合物产品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它以贮存地域的月均气温标准值为基本数据,结合中国大陆气温周期变化的基本特点,有效地结合了贮存地域的自然环境,可靠地实现了环境温度模拟和老化状态评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设计一种环境室温贮存聚合物产品的老化状态评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评估样品选取、数据收集与处理、老化状态评估,其特征在于:在评估样品选取阶段,选取已知设计特性和贮存条件的聚合物产品,包括,老化活化能、设计贮存寿命、贮存记录档案;在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获取贮存地的月均气温标准值,建立日等效气温模型,计算年等效贮存时间,换算等效贮存年限;在老化状态评估阶段,比较等效贮存年限和设计贮存寿命,评估续存期限。
在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通过查找公开气象资料获取贮存地的月均气温标准值,按照贮存地的月均气温标准值建立日等效气温模型,利用公式进行运算获取年等效贮存时间与等效贮存温度,将等效贮存时间与自然贮存年限的乘积作为等效贮存年限。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首先由于在评估样品选取阶段,选取已知设计特性和贮存条件的聚合物产品,包括,老化活化能、设计贮存寿命、贮存记录档案,因而评估对象符合实际贮存条件。同时由于在数据收集与处理阶段,数据获取过程是:查找公开气象资料获取贮存地月均气温标准值、建立日等效气温模型、计算年等效贮存时间、换算等效贮存年限,因而数据收集容易、收集成本低廉。另外由于在数据收集与处理阶段,充分考虑气温变化规律,并且利用月均气温标准值建立日等效气温模型,因而数据处理过程简单、气温模型仿真性好。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评估科学、费用节省和易于推广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丁羧燃气发生剂药柱的老化状态评估。丁羧燃气发生剂药柱已在不同地点环境条件的室内贮存12年,试评估该产品20℃等效贮存年限,并判断产品是否超出设计贮存寿命。
步骤一,评估样品选取。
在评估样品选取阶段,选取已知设计特性和贮存条件的聚合物产品,包括,老化活化能、设计贮存寿命、贮存记录档案。
已知丁羧燃气发生剂药柱生产交付客户后,在南京市郊无温度控制库房贮存3年整,然后运抵北京市郊在无温度控制库房贮存3年整,之后转入20℃恒温库房贮存6年。已知该产品设计贮存寿命为20℃贮存15年,产品老化活化能为128.6kJ/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94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