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9165.9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7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江枝和;吴少风;肖淑霞;刘朋虎;颜孙安;张潘丹;翁伯琦;王义祥;雷锦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A01M9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鼎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7 | 代理人: | 刘毅峰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树 蚊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菇栽培配方以棉子壳为主料,辅以麸皮等含氮物质,栽培过程主要虫害是菇蝇、菇蚊。二者均为双翅目昆虫。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出菇阶段大多数菌袋内也可见数量不等的虫蛆。每个菌袋少则数十只,多则上百只。随后,大量虫蛆生长为蚊菇蝇。此外,开袋出菇后,茶树菇菌丝所产生的特有香味吸引外界大量的菇蚊、菇蝇在培养基中产卵。虫卵生长发育形成成虫,以此不断循环。菇蚊菇蝇对茶树菇的危害以虫蛆为主。虫蛆大量寄居于培养基中,吮吸菌丝体营养,使菌丝衰退、断裂,致使培养基中的养分输送不畅,造成菌蕾缺乏养分而枯死。成虫对菌丝没有直接危害,对菇体的危害亦不明显,但当大量发生时,可能会传播真菌性或细菌性病害,危害茶树菇生长。
茶树菇是袋栽食用菌中为数不多的高温型品种,其出菇阶段系菇蚊、菇蝇发生最严重的阶段,受菇蚊、菇蝇危害极大。其它袋栽食用菌如香菇、木耳、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在低温季节出菇,不受菇蚊、菇蝇危害或受危害程度极低。另外,茶树菇的菌丝和子实体具有独特的香味,极易引诱外界的菇蚊、菇蝇进入栽培场地,导致菇蚊、菇蝇大量聚集和不断繁殖。而其它的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如高温平菇、大杯蕈、竹荪等则不受菇蚊、菇蝇危害或危害程度较低。
现解决食用菌菇蚊、菇蝇问题多采用化学药剂杀虫法,容易造成农药污染,造成食用菌食用安全问题。例如,201010162847.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化学药剂杀虫产生农药污染的问题。本防控方法具有方便、安全、高效、无污染、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出菇整齐,促进高产、稳产。
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场地干燥、通风,待培养基表面的菌丝恢复之后向菌袋注入洁净的清水进行清水浸杀。对于寄生于培养料中的虫蛆,采用清水浸杀法具有良好效果,不仅可以安全无毒地杀虫,又可以给菌袋补水,使得下一潮子实体出菇均匀、整齐。且清水浸杀法非常适用于茶树菇:首先,茶树菇菌丝体较耐缺氧条件,实验表明,培养成熟的茶树菇菌袋,清水浸泡72h内不会导致其菌丝缺氧死亡,而其它食用菌被水浸泡时间较长时,则易导致菌丝死亡、培养基腐烂变质;其次,茶树菇菌袋的立式出菇法为清水浸杀方法提供了客观条件,而有些食用菌如香菇、木耳是脱袋出菇或在袋侧割口(或刺孔)出菇,其无法采用清水浸杀方法。第一潮菇采收后,若马上进行清水浸杀处理,由于采菇后培养基表面菌丝受损,容易导致菌袋腐烂,严重影响茶树菇的生长。而待培养基表面的菌丝恢复之后,即受损的培养基表面菌丝已经重新长好,形成浓密菌丝时进行清水浸杀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清水渗入培养基导致的菌袋腐烂。
采收后培养基表面的菌丝恢复为5-7天。保持5-7天的出菇场地干燥、通风可以使采菇后培养基表面菌丝受损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好的恢复。
该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清水浸杀时,灌水量的水位高出培养基表面3.5-4 cm,浸泡50-60h后将袋内积水除去,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而无积水。上述方法可以在达到使用最少的水量实现最佳的浸杀效果的作用。
第一潮后的每潮出菇采收后,均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杀方法对菌袋进行处理。多次采菇后的清水浸杀处理可以使其茶树菇蚊蝇防控效果更佳。且每潮菇采收后,先待5-7天培养基表面菌丝恢复,再进行清水浸杀,可以有效防止菌袋腐烂。
该方法优点如下:一是该技术投入少,操作简便,菇农易于接受;二是防控效果良好,菇场菇蚊、菇蝇危害大幅度降低,完全可以不使用农药;三是产品安全可靠,菇品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提供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
实施例1
⑴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场地干燥、通风5天,之后向菌袋注入洁净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养基表面3.5cm为宜,浸泡60h后将袋内积水除去,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而无积水。
⑵之后每潮出菇采收后,也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杀方法对菌袋进行处理。
实施例2
⑴一种茶树菇蚊蝇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场地干燥、通风7天,之后向菌袋注入洁净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养基表面4cm为宜,浸泡55h后将袋内积水除去,保持培养基表面湿润而无积水。
⑵之后每潮出菇采收后,也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杀方法对菌袋进行处理。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9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韭黄种植的遮阳罩
- 下一篇:一种手动远距离摘果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