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节能型无游梁式双井抽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8906.1 | 申请日: | 2013-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0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袁新安;李伟;陈国明;尹宇;葛玖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节能型 无游梁式双井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油开采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无游梁式双井抽油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许多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时期,为了提高产油量打了很多加密井;新油田为了节能和管理进行丛式井采油;一些近海油田采用丛式井进行海油陆采。但是国内加密井、丛式井仍主要选用单井游梁式抽油机采油。这种单井抽油电机利用率低,电能浪费大,单产能耗大,对深井、稠油井、加密井和从式井的适应能力差,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前采油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型无游梁式双井抽油机,具有单产能耗低、结构简单、井距方便调节等优点。
其技术方案是:中间为传动机构,两侧为抽油机井架,两口油井负载依靠皮带连接,皮带尽头设有配重盒,传动机构依靠皮带连接两口油井负载,皮带连接配重盒,配重盒下连接抽油杆,中间传动机构输出往复直线运动,皮带通过两侧井架设有的滚筒输出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两侧抽油杆便可以在油管内完成上下反向采油动作,两口油井载荷可通过配重盒调节平衡,适用井距可通过皮带进行调整。
上述的传动机构主要由电机、机架、上部齿轮、下部齿轮、主动链轮、滚子链、从动链轮、链轮张紧轴座、导轨和往返架组成,电机将动力通过主轴传递给两侧上部齿轮,上部齿轮与下部齿轮啮合,下部齿轮与主动链轮同轴,两侧主动链轮通过两排滚子链带动从动链轮转动,往返架主轴连接两排滚子链,两排滚子链拖动往返架在导轨上做往复直线运动,滚子链设有链轮张紧轴座,调节链轮张紧轴座可以张紧链条。
上述的往返架主要由直线轴承、往返架主轴、往返架外壳、滚筒侧板、主轴轴套和滚筒组成,双排滚子链通过往返架主轴拖动往返架在导轨上移动,直线轴承与导轨配合,当往返架移动到滚子链尽头处时,往返架主轴随着链轮做半圆弧动作,往返架内部两排滚筒可上下移动,最终实现换向,完成往复直线运动。
上述的井架主要由底部滚筒、桁架、顶板、移动轴座和顶部滚筒组成,通过底部滚筒和顶部滚筒改变皮带上的力和运动方向,最终实现抽油杆的上下往复采油动作,移动轴座可以在顶板滑槽中移动,方便张紧皮带和井口对中。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双井采油降低单产能耗,节能效果显著。
双排链条拖动,运行平稳,减少传动机构故障率。
两口油井之间依靠皮带连接,方便调节井距。
皮带尽头设有配重盒,调节配重可使得两口油井载荷匹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结构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往返架结构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往返架内部结构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传动井架结构图。
上图中:底板1、油管2、台面3、传动机构4、两侧井架5、顶部护罩6、皮带7、配重盒8、抽油杆9、采油树10、控制柜11;
电机4.1、机架4.2、上部齿轮4.3、下部齿轮4.4、主动链轮4.5、滚子链4.6、从动链轮4.7、链轮张紧轴座4.8、导轨4.9、往返架4.10;
直线轴承4.10.1、往返架主轴4.10.2、往返架外壳4.10.3、滚筒侧板4.10.4、主轴轴套4.10.5、滚筒4.10.6;
底部滚筒5.1、桁架5.2、顶板5.3、移动轴座5.4、顶部滚筒5.5。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主要由底板1、油管2、台面3、传动机构4、两侧井架5、顶部护罩6、皮带7、配重盒8、抽油杆9、采油树10和控制柜11组成,传动机构4依靠皮带7连接两口油井负载,皮带7尽头处设有配重盒8,配重盒8下连接抽油杆9,中间传动机构4输出往复直线运动,皮带通过两侧井架5设有的滚筒输出竖直方向的上下运动,两侧抽油杆9便可以在两侧油管2内完成上下反向采油动作,两口油井载荷可通过配重盒8调节平衡,适用井距可通过皮带7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89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烤箱炉体焊接机器人双工位工作站
- 下一篇:多功能高效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