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7557.1 | 申请日: | 2013-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方昭敏;徐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0 | 分类号: | F24J2/40;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朱新学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数字化 采集 自适应 校正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在上水加热过程中,液位传感器读取液位数值是采用电阻式或电压式两种方式进行读取,且一般都为实际值读取;但该液位传感器在不稳定时,显示的数值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使得水箱内的水位不准确;如上水时,水位已超过水箱最高水位点,但显示的数值却并不是100%已满,导致水从水箱中溢出,从而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设置液位参数数字值来实现上下极限液位校正和保护的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在传感器上设有公共电极零水位点、最低保护点、最高保护点和多个水位点;采用线性液位传感器数字化的技术,通过百分比表示的直观值模拟刻度和数字值显示,通过对液位采集参数进行模拟,数字化处理后采用实时的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RV/K*100%,其中RV为液位传感数字值,K为5~100的等分数字值,运用该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进行5~100档的自动线性参数分配设定与存储,来实现液位自动参数校正和液位实际控制,且在第一次自动上水后可对其进行校正。
水位在最低保护点和最高保护点之间为正常使用范围,低于最低保护点将发出警报,高于最高保护点也将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最低保护点在传感器自动分数20~50%的位置,最高保护点在传感器自动分数80~100%的位置。
校正的方式是手动校正、自动校正、定时校正中的一种。
所述的线性液位传感器数字化的技术为无级线性液位阻值、液位压方式、液位流量计算式技术中的一种。
所述的RV液位传感数字值是电阻值、电压值、压力值、电流值中的一种。
该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的原理是:水箱在第一次上水至最高保护点时,将发出警报并自动停止上水,当水箱内的水下降至最低保护点时,将发出警报提示要开始上水,不然将会产生“空烧”现象,导致空加热使仪器设备损坏;上水结束后可进行校正,当液位传感器显示等分数字值时,可以通过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RV/K*100%计算出水箱内水位的实际数值。
根据以上所述,本发明所得的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是通过设定最低保护点和最高保护点,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方便,同时该液位传感器显示百分比表示的直观值模拟刻度和数字值,通过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可计算出水箱内的水位的实际数值。因此,它具有使用方便和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位传感采集分档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校正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在传感器1上设有公共电极零水位点2、最低保护点3,且该最低保护点3在传感器30%的位置、最高保护点4,且该最高保护点4在传感器100%的位置,和二十个等分的水位点5,水位在最低保护点3和最高保护点4之间为正常使用范围,低于最低保护点3将发出警报,高于最高保护点4将发出警报;采用线性液位传感器数字化的技术,通过百分比表示的直观值模拟刻度和数字值显示,通过对液位采集参数技术,数字化处理后采用实时的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RV/20*100%,其中RV为液位传感数字值,K为5等分数字值,运用该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进行20档的自动线性参数分配设定与存储,来实现液位自动参数校正和液位实际控制,且在第一次自动上水后可对其进行自动校正。
该液位传感器数字化液位采集自适应校正的原理是:水箱在第一次上水至最高保护点100%时,将发出警报并自动停止上水,当水箱内的水下降至最低保护点30%时,将发出警报提示要开始上水,不然将会产生“空烧”现象,导致空加热使仪器设备容易损坏,上水结束后进行自动校正,当液位传感器显示等分数字值时,可以通过自动分数式运算公式:RV/20*100%计算出水箱内水位的实际数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无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内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碳纤维集尘极板式空调静电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