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7389.6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宋维哲;何沛然;杨志坤;翁寿禧;林士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06;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电池模组,尤其关于一种具有电路板与电池装置间的电连接结构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交通运输载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从以汽油作为汽、机车燃料,进步到以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作为汽、机车的动力供给来使汽、机车运作,而脚踏车传统以来是以人力带动机械作为动力来供脚踏车运作。当然,随着燃料原料渐渐减少,价格渐渐高涨,以及环保意识的抬头,已发展出了包括电动脚踏车、电动机车、油电汽车等等交通工具。
然而随着交通运输载具的发展,以及朝向绿能产业的电力交通运输载具的重视,提供交通载具电力的电池模组成为一项重要的元件。
图1显示现有一电池模组。如图1所示,电池模组100包含多个电池装置110、一电路板120、及多条电线130及至少一连接器131。每一电池装置110包含多个电池芯111及两个电极片112。一电池装置110中该些电池芯111通过该些电极片112形成串联或并联后,再与其他电池装置110进行串联或并联,而形成整个电池模组100。
如果一个电池装置110内的电池芯111发生异常,将会导致电池装置110电压不平衡,进而影响到整个电池模组100的寿命。为了检测电池模组100中,每一电池装置110的电压是否发生异常,如图1所示,过去是以每一个电池装置110的电极片112的一接脚113穿焊或搭焊在一电线130,每一电线的另一端连接至一连接器131,形成一排线。连接器131再插接至电路板120上的另一连接器。电路板120设有电压检测单元及芯片组(IC)。藉由上述设计,能够将各个电池装置110的电压汇集到电路板120的电压检测单元,电压检测单元再通过电路板120的电路,将该些电压的数值传递给芯片组(IC),以监控该些电压。
然而,将电极片112的接脚113穿焊或搭焊于电线130,藉以传输电池装置110的电压,必须使用多条电线130及连接器131,才能传递每一电池装置110的电压,如此一来,增加了制造的成本,并且在组装上,必须整理该些电线130并进行连接器131与另一连接器间的插接,造成组装上的不便,亦造成生产时间的增加。
尤其再包含其他用以连接至外部的电线(未图示)时,会使整个电池模组100内的电线及电线更加地杂乱,还造成组装的困难。
因此,如何节省电压传递到芯片组的材料,同时能够提供固定电路板120的简化结构,并且能让芯片组接收到该些电池装置110的电压,是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具有电路板与电池装置间的电连接结构,能够简化上述电连接结构的构成,并简化组装该电连接结构的程序。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含多个电池装置、一第一固定壳、一电路板及一第二固定壳。每一电池装置包含多个电池芯及至少一电极片。电极片包含用以电连接该些电池芯的一本体部;及自电极片的本体部延伸而出的一接脚。第一固定壳用以固定该些电池装置。电路板包含至少一连接垫,连接垫位于电路板的一表面上。第二固定壳容置该电路板并且包含多个侧壁、一底板、至少一导引结构及至少一导引孔。该些侧壁围绕底板并自底板延伸而出,进而界定一容置空间。导引结构在容置空间内自底板延伸而出。导引孔位于底板且导引孔及导引结构的位置互相对应。并且电极片的接脚穿过导引孔,沿着导引结构延伸,并电连接至电路板的连接垫。
于一实施例中,电路板更界定出至少一定位凹槽,定位凹槽的位置对应于连接垫的位置。导引结构被定位于定位凹槽,藉以定位电路板并使连接垫的位置对应导引结构的位置。
于一实施例中,导引结构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第二侧,第一侧相对于第二侧,且第二侧朝向第二固定壳的内侧,而第一侧朝向第二固定壳的外侧。而且接脚自导引孔沿导引结构的第一侧向远离底板的方向延伸后,接着自导引结构的一顶端沿导引结构的第二侧向靠近底板的方向延伸,且接脚的一自由端位于连接垫上。
于一实施例中,电极片的接脚的自由端更界定出一贯穿孔,并且接脚的自由端是介由一焊料被焊接至连接垫。
于一实施例中,电极片的接脚更包含一缓冲部,位于接脚的自由端及本体部间。一实施例中,缓冲部自接脚的一侧面凸设而出。较佳的情况是缓冲部形成一圆弧状、一V字形状或一ㄣ字形状。
于一实施例中,于该些侧壁的至少其一更界定有至少一视窗,并且视窗的位置对应导引结构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3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煲用铸钢手柄拆卸连接装置
- 下一篇:触摸液晶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