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长校准的方法、光网络单元及光线路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67112.3 | 申请日: | 2013-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8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智;张伟良;耿丹;袁立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Q11/00;H04B1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田红娟;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长 校准 方法 网络 单元 线路 终端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长校准的方法、光网络单元及光线路终端,应用于无源光网络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光网络单元ONU在当前波长的探测通道上,上行发送探测信号,所述探测通道为与所述当前波长上的数据通道不同的传输通道;ONU等待对应的响应消息,确定所述当前波长是否属于可工作的波长。本发明在与数据通道不同的探测通道上发送探测信号,在OLT侧探测信号是和数据通道进行区分接收和后续处理的,所以不会对正常ONU的数据通信产生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源光网络,尤其涉及一种波长校准的方法、光网络单元及光线路终端。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NG-PON2(Next generati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2,下一代-无源光网络2)系统是通过叠加不同波长组的单波长对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系统组合搭建而成。
每个波长组(CHANNEL PAIR,CP)对应于NG-PON2OLT Port-x,基本上可以认为波长组是由一个上行波长和一个下行波长组成,有些特殊情况下,波长组也可以是由一个下行波长和多个上行波长组成。
NG-PON2的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可以通过调节其内置的可调发射机(T-Tx)和可调接收机(T-Rx)与不同的NG-PON2OLT Port-x配合工作和数据通信。
与传统PON系统不同的是,NG-PON2系统中如果ONU需要与OLT(Optical LineTerminal,光线路终端)进行正常通讯,首要条件就是保障ONU的T-TX和T-Rx能和NG-PON2系统中至少一个下行波长和一个上行波长对齐(就是发和收两方的物理器件工作在同一个波长上)。对齐后ONU就可以进行注册激活的执行过程。
在NG-PON2系统中,OLT侧各波长组的波长一旦部署后可认为是不会变化的。ONU如果要对齐上述波长,则需要找到调节可调发射机或者可调接收机到相应波长的内部器件控制参数,内部器件控制参数可能是电压、电流和温度中的一种或多种。而ONU寻找相应波长的内部器件控制参数的过程,一般称之为“校准”(calibration)。
在每个波长对PON系统中,ONU都可以通过类似于传统PON协议,例如G.987.3XG-PON1的协议来进行注册激活。如图2所示,ONU经历O1到O5状态,逐一完成下行帧同步、上行通道参数获取、ONU-ID获取和测距等过程,然后进入到O5正常通讯状态。
传统的传输系统中,可调器件的波长校准一般是在工厂完成的。主要是考虑:传输系统要求系统安全性比较高,在工厂进行的可调器件校准程度比较精密,当然成本也比较高;但是在NG-PON2系统中,情况有所变化,主要包括:
一方面,接入系统对于ONU的设备成本比较敏感,一直在致力于低成本的设备实现,如果将校准过程放在ONU正常上线的过程中实现,可以降低部分工厂的校准成本;
另一方面,接入系统追求器件统一化,以形成规模降低成本。但是NG-PON2系统中上线波长仅定义了波长Band,没有定义具体的工作波长。也就是说,不同厂家的OLT实现,完全可以采用不同的上行波长进行设计,这样将有可能会因为波长对不上而导致ONU在工厂进行校准的参数完全失效。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ONU的下行可调接收机T-Rx的校准比较容易做到的,业界也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以采用。比如,让T-Tx在下行波长所在的波带内扫描接收功率最高的一些波长位置,然后在这些波长位置上通过协议层定义的下行帧同步的方式进行通道信息的确认即可完成。
但是ONU的上行波长校准就难以自行判断了,需要OLT侧反馈相关信息,才能帮助ONU确认其在某个波长发射的波长是否就是某工作波长组的波长。如何在NG-PON2系统中通过OLT的配合来实现上行波长的在线校准;或者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利用现有的ONU注册激活机制,来支持ONU上行波长的在线校准需要得到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7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BCH码与短LDPC码级联的信令编码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智能天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