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仓仓顶滑模施工方法及其支撑体系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5664.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5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铁成;李勤山;赵海龙;汪源;王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6 | 分类号: | E04H7/26;E04G11/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筒仓 仓顶滑模 施工 方法 及其 支撑 体系 | ||
1.一种筒仓仓顶滑模施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利用钢管及扣件搭设成由一系列的平面桁架组成的正交正放的空间桁架结构,称之为钢管桁架(2),钢管桁架(2)的节点采用空心焊接球节点(15),其尺寸根据筒仓的筒壁(10)的内径确定;
2)准备滑模提升系统,整个滑模提升系统包括提升架(4)、平台(5)、模板(6)、上围圈(71)、下围圈(72)、爬升杆(8)和千斤顶(9);
3)钢管桁架(2)上弦的端部通过直角扣件固定于滑模提升系统的上围圈(71)上,下弦的端部通过直角扣件固定于下围圈(72)上;
4)在筒仓漏斗上方开始滑模施工,将钢管桁架(2)托带至仓顶施工层施工位置;
5)钢管桁架(2)上部斜拉一圈钢丝绳(1)于筒仓上,下部被一圈下撑(3)支撑在筒仓上,方法为:钢丝绳(1)一端捆绑在筒仓爬升杆(8)上;另一端捆绑在钢管桁架(2)下弦节点上,捆绑方式如下:在球节点(15)上捆绑四道钢丝绳(1a),四道钢丝绳(1a)在球节点(15)上方与钢丝绳1绑扎的一起;下撑(3)一端与钢管桁架(2)下弦节点通过非直角扣件连接,另一端支撑在筒仓上,形成仓顶施工的支撑体系;
6)将爬升杆(8)留在筒仓筒壁(10)里面,拆除滑模提升系统;
7)在钢管桁架(2)上方搭设满堂支架,依次完成大环梁(11)、斜锥壳(12)、小环梁(13)和平台梁板(14)的施工,形成仓顶;
8)等仓顶施工完毕以后,再拆除钢管桁架支撑体系,从而仓顶施工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筒仓仓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滑模施工方法为:围绕筒仓一圈布满滑模提升系统,混凝土由模板(6)的上口向模板套槽内浇灌,当模板套槽内最下层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后,模板套槽依赖千斤顶(9)的提升力通过提升架(4),沿已浇灌混凝土的筒壁(10),向上滑升一段高度,这样一边向模板套槽内浇灌混凝土一边将模板套槽向上滑升,使已成型的混凝土不断脱模,如此连续循环施工至筒仓仓顶施工的部位,随着滑模提升系统将钢管桁架(2)托带至仓顶施工层施工位置。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采用的筒仓仓顶支撑体系,包括多根钢丝绳(1)、钢管桁架(2)、多根下撑(3)和预留在筒仓(10)上部的一圈爬升杆(8);钢管桁架(2)为由建筑用脚手架钢管及扣件搭设成的空间杆件体系,由一系列的平面桁架组成的正交正放的空间桁架结构,钢管桁架(2)的节点采用空心焊接球节点(15),其尺寸根据筒仓的筒壁(10)的内径确定;钢管桁架(2)上部斜拉一圈钢丝绳(1)于筒仓上,钢丝绳(1)的一端捆绑在筒仓爬升杆(8)上;另一端捆绑在钢管桁架(2)下弦节点上,捆绑方式如下:在球节点(15)上捆绑四道钢丝绳(1a),四道钢丝绳(1a)在球节点(15)上方与钢丝绳1绑扎的一起;钢管桁架(2)的下部被一圈下撑(3)支撑在筒仓上,下撑(3)一端与钢管桁架(2)下弦节点通过非直角扣件连接,另一端支撑在筒仓上;在钢管桁架(2)上部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大学;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566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动式支撑架
- 下一篇:井盖缺失警示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