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开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60896.7 | 申请日: | 2013-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6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娟;谈永飞;葛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娟 |
主分类号: | B67B7/46 | 分类号: | B67B7/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开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医用开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制药厂家设备的更新换代,各种输液瓶及药瓶的瓶口包装也是多种多样,目前常见的有聚丙烯塑料提拉式瓶盖,玻璃制品需要提拉或者切割的金属瓶盖,更有铝合金塑料组合瓶盖,以往用剪刀或血管钳等硬质器具撬开,目前也有一些专利如:CN103112812A,CN201756444U,CN202186874U,CN200988205Y等公开了专用于开启瓶口的启瓶器;但不难发现公知技术中各类启瓶器前端尖锐,仍存在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安全隐患,若需要大量使用药液时,易导致由于职业疲劳发生意外损伤;因此,一种安全有效的药液瓶开瓶装置的发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医护人员开启药液瓶提供的一种人性化设计、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省力省时的医用开瓶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用开瓶装置,包括底座(1),档板(2),连接杆(3),手柄(4)组成,所述的档板(2)直立于底座(1)上,手柄(4)套于连接杆(3)上。
所述的底座(1)为圆弧形或多边形的立体结构。
所述的档板(2)设置成左右两块对称,两者之间以连接杆(3)相连,上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口(5)。
所述手柄(4)前端设置有圆孔(6),中段设置有突齿(7),顶端设置有倒钩(8)。
所述的圆孔(6)直径大于连接杆(3)直径,连接杆(3)从中间穿过,手柄(4)可移动。
所述的突齿(7)设置有左右两个,呈薄扁刃状。
所述的倒钩(8)为钝性。
所述的凹槽口(5)与突齿(7)的位置相对应。
本发明一种医用开瓶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具有人性化设计、安全有效,操作支撑面稳定,省力省时等特点,方便医护人员开启药液瓶的各种瓶盖,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护士职业损伤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1底座,2档板,3连接杆,4手柄,5凹槽口,6圆孔,7突齿,8倒钩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的一种医用开瓶装置,包括底座1,档板2,连接杆3,手柄4组成,所述的档板2直立于底座1上,手柄4套于连接杆3上。
所述的底座1为圆弧形或多边形的立体结构,形成足够的支撑面积。
所述的档板2设置成左右两块对称,两者之间以连接杆3相连,上端分别设置有凹槽口5,药液瓶口倾斜,瓶颈卡入凹槽口5。
所述手柄4前端设置有圆孔6,中段设置有突齿7,顶端设置有倒钩8。
所述的圆孔6直径大于连接杆3直径,连接杆3从中间穿过,手柄4可移动。
所述的突齿7设置有左右两个,呈薄扁刃状,具有切割功能。
图2所示的一种医用开瓶装置,所述的倒钩8为钝性,防止损伤。
所述的凹槽口5与突齿7的位置在手柄按下时两者相匹配对应。
使用时:在手柄4垂直于底座1时,提拉式盖口的拉环套入倒钩8,铡刀式向下按压时借助臂力均匀将拉环拔出。
使用时:将玻璃瓶倾倒,使瓶颈卡入凹槽口5,将手柄4移向档板2,铡刀式向下垂直按压,接触到铝塑组合盖时,臂力向外牵拉,可将组合盖外盖撑开,此时内口铝盖暴露,对准突齿7部位,在转动瓶体同时,突齿7沿内口切割铝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娟,未经张建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60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