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酸针织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6469.1 | 申请日: | 2013-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宗兆跃;黄锡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酸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针织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目前,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酸针织面料,能够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防酸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酸针织面料,所述的防酸针织面料是由矿物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针织面料本体组合而成,所述的矿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0%-44%,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19%-21%,所述的针织面料本体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7%-4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矿物纤维是石棉纤维,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是铜氨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矿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40%,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21%,所述的针织面料本体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使得针织面料具有较好的防酸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防酸针织面料,所述的防酸针织面料是由矿物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和针织面料本体组合而成,所述的矿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0%-44%,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19%-21%,所述的针织面料本体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7%-49%。
区别于现有技术。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矿物纤维是石棉纤维,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是铜氨纤维。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矿物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40%,所述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21%,所述的针织面料本体占所述的一种防酸针织面料的质量百分比的39%。
进一步说明,石棉是天然纤维状的硅质矿物的泛称。由于大多石棉纤维的长度较短,比较脆硬,容易折断,用机械加工容易污染空气。为了改进纺纱工艺和防止污染,采用湿法纺纱,首先制成石棉薄膜带,经加拈制成纱线,然后再加工成为各种石棉制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潮盛印花制版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64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