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花椒枝屑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4200.X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艳;李晓林;梁国鲁;何桥;郭启高;向素琼;汪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0716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椒 栽培 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菇培养料,特别涉及一种以花椒枝屑栽培平菇的培养料。
背景技术
花椒(Zanthox ylum bungeanum Maxim.)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是主要经济栽培品种,也是我国传统的“八大调味料”之一(王双贵,2003)。花椒原产于我国北部至西南,野生于秦岭及泰山两脉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重庆、四川、辽宁等地,近几年已形成了陕西的韩城、山东的泰安、四川的金阳、茂汶、汉源、重庆的江津等全国闻名的花椒产业基地,在重庆的云阳、巫溪、巫山、忠县、开县、大足、铜梁等地也正在培植上万亩的花椒基地。我国是世界花椒栽培面积、产量第一大国(王双贵,2003),近几年,我国的花椒栽培面积已达2000万亩,年产花椒100万吨(王志勇,2007),在重庆江津花椒产业基地,2011年的花椒产量为15万吨,2012年的产量约为13.6万吨。花椒枝是花椒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经分析花椒枝条中的有效成分为:水分(8.14%)、总糖(2.70%)、粗脂肪(3.27%)、粗蛋白(4.07%)、粗纤维(65.40%)、灰分(3.57%),经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结果表明,花椒枝条中含有钠(29.23μg/g)、钙(3.99mg/g)、钾(0.12mg/g)、镁(34.42μg/g)、铁(0.21mg/g)、磷(31.62μg/g)、铜(18.65μg/g)、锌(3.98μg/g)、锰(16.69μg/g)和硒(0.20μg/g)等10种矿质元素。
食用菌是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统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Fe、Ca、K、Zn、Cu、Mg等多种矿物质元素。与其他食品相比,食用菌的脂肪含量较低,为低热量食物,但天然粗脂肪齐全,非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的含量远高于饱和脂肪酸,且植物甾醇尤其是麦角甾醇含量较高,是一种优良的功能食品(李月梅,2005)。平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一种食用菌,也是我地区目前消费量最多的一种菇类蔬菜(孙艳霞,2011)。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常见的有棉籽壳、木屑、秸秆、玉米芯、桑枝屑、大米草和银杏叶等等,但以花椒枝屑为主料栽培平菇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我国花椒产地,每年采摘花椒和修剪花椒树时产生大量的废弃花椒枝,原料资源丰富、成本低廉。本发明以花椒枝屑作为主要培养料培养平菇,探索花椒枝更多和更有效的利用新途径,为花椒产区的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以花椒枝屑栽培平菇的培养料,以废弃的花椒枝条代料栽培平菇,不仅改变了依赖麦麸、玉米粉等价值较高的原料作为平菇栽培主料的一般制备方法,而且充分利用废弃的花椒枝条,增加了平菇栽培主料的种类,它所提供的途径,将会给我国尤其是重庆花椒产区的广大农户以及花椒种植和平菇栽培带来促进作用,增加花椒产区农民的经济收入,节约资源,增加资源利用率,减少因花椒枝条随意丢弃或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较强实用性,适合大规模推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以花椒枝屑栽培平菇的培养料,将花椒枝条粉碎成2-4mm细木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花椒枝屑50%-70%,棉籽壳15%-25%、麦麸5%-15%、玉米粉3%-13%,并加入MgSO4.7H2O0.2%和石灰2%。
进一步的,所述的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花椒枝屑59.8%、棉籽壳20%、麦麸10%、玉米粉8%、MgSO4.7H2O0.2%、石灰2%。
进一步的,将所述培养料混合后加水搅拌至含水量为62%-65%,pH值为6.0装袋。
进一步的,利用该培养料栽培平菇的方法为:
A1、花椒枝条干燥:将采集到的花椒枝条放在阳光下晒干;
A2、将花椒枝条粉碎制成花椒枝屑:将晾干后的花椒枝条用移动式树枝切片粉碎机粉碎成2-4mm细木屑;
A3、装袋:按生产原料配比规定,搅拌混合,装袋;
A4、灭菌:高温常压灭菌,温度控制在100℃保持12小时以上;
A5、接种:待培养料冷却至室温后接种,先取下袋口的塑料薄膜,用灭过菌的镊子将从栽培料的两端接入菌种,接种后按原样用塑料薄膜封口。
A6、栽培管理:接种后马上放入24℃温棚内培养,湿度保持在65%左右,料袋摆放成行,叠高为5至7袋料为好;期间要经常检查是否有杂菌感染并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4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化车间专用吸尘器
- 下一篇:高强度弹簧用热处理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