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球牵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2730.0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0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贺波;章良兵;张国锐;陈勇;支交平;贺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75/04 | 分类号: | A01K7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8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捕鱼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浮球牵引机,用于远洋捕鱼船上将渔网和浮球分离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远洋捕鱼船一般采用围网捕鱼或者拖网捕鱼,捕鱼船使用的在收网之后要将渔网整理好,防止渔网缠绕和混乱,现在在整理渔网时,无论渔网大小如何,都将渔网通过动力滑车的整理将渔网对方成一堆,而由于大渔网的浮球较大,如果将浮球和渔网堆放在一起,会使得渔网堆得很高,而且容易将渔网缠绕在一起。因此在整理大渔网时人们需要手工的将浮球和渔网分离,因此整理渔网的效率很低,工人的工作量很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浮球牵引机,这种浮球牵引机可以自动将浮球和网分离,减少工人的操作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浮球牵引机,包括起重结构和牵引结构,所述起重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杆,所述第一杆上端固定设置有竖直的第二杆,所述第二杆两端分别铰接第三杆和第四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杆和所述第四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杆,所述第二杆上两铰接点的距离与所述第五杆上两铰接点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三杆上两铰接点的距离与所述第四杆上两铰接点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五杆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牵引结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通球孔,所述通球孔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转盘,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五杆垂直。这种结构的起重结构能够调整牵引结构的高度,使浮球牵引机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渔船使用,无论起重结构旋转高度多少,都能保证第五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支架始终在水平状态,并且采用该牵引结构能够实现渔网和浮球的自动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两个所述转盘连接有液压马达。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转盘为圆台形,两个所述转盘的小圆面相对。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这种结构的起重结构能够调整牵引结构的高度,使浮球牵引机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渔船使用,无论起重结构旋转高度多少,都能保证第五杆始终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得第一支架始终在水平状态,并且采用该牵引结构能够实现渔网和浮球的自动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底座的剖视图。
图3为第五杆和第二电机连接处的示意图。
图4为牵引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牵引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5,一种浮球牵引机,包括起重结构1和牵引结构2,所述牵引结构2包括第一支架21,所述第一支架21上设置有通球孔211,所述通球孔211旁设置有两个相对的转盘22,所述转盘22为圆台形,两个所述转盘22的小圆面221相对,本实施例中,两小圆面221平行,两小圆面221之间的距离为60mm,所述转盘22的侧壁设置有挡条222,设置挡条222是为了增加转盘22和浮球之间增加摩擦力,使得转盘22更容易带动浮球,为了使得大小浮球都能够和转盘22贴合,所述挡条222长短不同,短挡条设置在靠近转盘的大圆面223处,长挡条与短挡条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转盘22的侧壁,至少一个所述转盘22的小圆面221上设置有凸起224,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转盘22的小圆面221上均设置有凸起224,且两个所述凸起224相对,设置凸起224是为了防止网边缘穿浮球的绳子掉落,凸起224之间的距离小于绳子的直径,有些穿浮球的绳子由于浮球穿的比较紧密绳子不会掉落,就可以不设置凸起224。所述第一支21架两端均设置有液压马达23,两个所述转盘22中心分别与两个所述液压马达23的输出轴相连,两个所述转盘22外侧设置有第一防护罩24,所述第一防护罩24可以防止因风吹等原因浮球从转盘22的两侧滑落,原本可以通过将转盘22做的更大而防止浮球滑落,但是由于转盘22做大了会影响生产其精度,在转盘22转动时跳动很大,会使浮球跳动,影响到整理网,所述第一防护罩24外侧的宽度大于内侧的宽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罩22由两个大小不同的环形杆之间连接直杆形成圆台形罩,由于液压马达23比较小呈杆状容易将渔网扎住,因此在两个所述液压马达23外侧都设置有第二防护罩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护罩25均为两根弯折的杆子焊接在所述第一防护罩24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捷胜海洋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27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