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50779.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孙红丽;江剑平;高良玉;毕淑杰;刘瑞;申飞;韩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6 | 分类号: | B01D21/06;B01D21/26;B01D21/2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机用稳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浓缩机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液压双桥双驱动浓缩机的稳流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液压双桥双驱动浓缩机主要适用于处理稠重工业料浆的固液分离,其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煤炭、化工、建材和环保等部门对矿泥、废水、废渣的处理操作,以及水源和污水处理等工业中含有固料浆液的浓缩和净化,即其对提高回水利用率和底流输送浓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浓缩机是利用料浆中的物料颗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沉降来完成浓缩的,即料浆在进入浓缩池后,料浆中的物料颗粒会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逐渐沉降至倾斜的锥形池底,即浓缩池内的料浆浓度会自上而下的呈现出澄清区、沉降区、过渡区和压缩区这四个不同浓度的区间;其中,沉降在压缩区的高浓度产品通过转动的耙子被逐渐耙向池底中心的排料口,然后通过砂泵送到过滤机或压滤机进一步脱水,而池上层澄清区间的清水则通过浓缩机的溢流堰连续不断地排出并回水利用;
然而,由于料浆的沉降速度是以沉降区的沉降速度来计算的,而浓缩产品的最终浓度则由料浆在压缩区停留的时间决定的,即压缩过程往往占据整个浓缩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且压缩区的高度增加也会使底流浓度得以提高,因此,现有的浓缩机大多都采用添加絮凝剂来增加压缩区的高度,进而以增大底流浓度,但是这样的操作势必造成澄清区的清水污染,从而导致清水无法进入循环使用;此外,由于传统的浓缩机没有稳流装置或其只是简单的设置有挡水板,因此,料浆在进入浓缩池后会直接向周边流淌,这极易造成其在浓缩池内形成涡流,从而把已经沉淀的细颗粒物料搅动冲起,进而直接影响到物料的沉积效果,导致浓缩机的工作效率低下;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的作法就是相应增大浓缩池的面积,但这样又会导致浓缩机的结构庞大,投资成本增加,同时也不利于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稳流装置能够有效的延长料浆在浓缩池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在不影响沉积效果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液压双桥双驱动浓缩机的底流浓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稳流装置包含筒体、逆时针螺旋叶片导流板、集料槽、平流管和径向分流板;所述的筒体紧包在中心筒内的中心柱外壁,筒体的上端与中心筒内的螺旋转盘底端对应水平,筒体的下端与浓缩池集料坑的锥形底上平面水平;筒体的外壁上端一周均布有多块逆时针螺旋叶片导流板,筒体的外壁下部设有一圈外突的集料槽,在筒体的外壁中下部一周均布有多块径向分流板;所述的集料槽侧壁贯通均布有多个向外伸出的平流管,这些平流管的外端形成的圆的直径大于所有逆时针螺旋叶片导流板的外端和所有径向分流板外端形成的圆的直径。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筒体由两个对称的半筒节构成。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筒体外壁均布有16块逆时针螺旋叶片导流板。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筒体外壁均布设有16块径向分流板。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集料槽的槽底外缘向下倾斜2°。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集料槽侧壁均布设有16个平流管。
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所述的平流管外端向上倾斜不大于5°。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浓缩机用稳流装置不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还使用方便,易于维护;所述的稳流装置能够有效的减缓料浆中物料颗粒的沉降速度以及减小了颗粒的动能,从而相应的延长了料浆中的物料颗粒在浓缩机中心筒内的停留时间,进而使液压双桥双驱动浓缩机达到了在不影响沉积效果的前提下提高底流浓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在浓缩机中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筒体;2、逆时针螺旋叶片导流板;3、集料槽;4、平流管;5、径向分流板;6、中心筒;7、螺旋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蔓延铝焊剂及焊条
- 下一篇:一种酱制大球盖菇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