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隔离层中的金属蜂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50592.2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1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段绵俊;魏玲;高福银;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玲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32B3/12;B23K20/08;B23K20/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航空 航天 飞行器 隔离 中的 金属 蜂窝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隔离层中的金属蜂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航空航天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金属蜂窝是金属骨架和蜂窝孔(形状与蜜蜂的巢穴极其相似)相间的一种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因其内部结构含有许多蜂窝状直通孔而得名。这种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优良的抗冲击能力、耐热防腐、导电、导热、隔热、隔音、蓄能、吸能减震、电磁屏蔽等。在最近几年,金属蜂窝得到多方面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应用已涉及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军工、电子、环保、能源、机械、化工、建筑等。特别在航空航天方面,因金属蜂窝能很好的减轻结构重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金属蜂窝已经应用于飞机整流罩、阻流板、副翼、方向舵、侧壁、车门等承受载荷不大,但是刚性要求高、重量轻的次要结构部件。更可望在电子设备减震垫、宇宙飞船起落架、减震元件和精密仪器的保护、机内装饰等方面有更广泛、更优良的应用。金属蜂窝的开发与应用已初步形成一种高新技术产业。
现有制造金属蜂窝的方法是钎焊和胶粘,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如下问题:(1)结合强度不高。由于胶粘和钎焊的结合强度不高,金属蜂窝内部金属片易出现开裂脱开。(2)使用温度不高。使用胶粘和钎焊连接的金属蜂窝,因为粘胶和钎焊剂的耐用温度不高,限制了金属蜂窝的使用温度,例如胶粘金属蜂窝耐用温度一般不超过200℃,而钎焊金属蜂窝耐用温度一般不超过500℃。(3)夹杂其它成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使用粘胶和钎焊剂,带入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成分,限制了金属蜂窝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航空、航天飞行器隔离层中的金属蜂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结合强度、耐用温度比胶粘法和钎焊法都高,中间不夹杂任何其它元素成分,并且生产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该金属蜂窝材料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5)和金属蜂窝夹层。其夹层材料为铝合金或钛合金等常见航空用轻型材料,其面板材料为钛合金、镍基合金或不锈钢等耐热航空材料。
(2)用砂轮和抛光机将上面板(1)、下面板(5)和多张薄金属板(3)的上、下表面抛光打磨至表面粗糙度Ra<6nm。
(3)将下面板(5)放置于平整的地基上,上放间隙柱(2)将多层薄金属板(3)支撑起来,并在金属板每隔一段距离交叉涂上一定宽度的防焊剂(4),板上未涂防焊剂的宽度和涂防焊剂的宽度之比是2:1。在多层薄金属板之间放置同样的间隙柱(2),将他们均匀的分隔,并叠放在一起,在金属板上方放置上面板(1),然后在上面板上布放炸药(6),插上雷管(7),点燃雷管(7),引爆炸药(6)产生爆轰波,推动上面板撞击多层薄金属板(3),使得各层金属板依次相互碰撞并焊接起来,但是涂抹防焊剂的位置的金属板并没有焊接在一起。
(4)为了消除爆炸焊接时爆轰波对金属板冲击留下的应力,根据面板和夹层材料的退火温度优选适当的退火温度,将该双金属板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退火。
(5)将上、下面板分别夹持,并往垂直于叠放方向进行拉伸,使得中间未焊合部位被拉伸开,形成金属蜂窝组织。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最大的特点是采用“爆炸焊接”为多层金属薄板之间一起金属薄板与面板间的连接方法,解决了金属蜂窝存在的层间结合强度低和存在钎焊料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金属蜂窝的热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且其制作过程高效,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金属蜂窝材料制备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上、下面板采用钛材,中间的多层金属薄板采用LY12CZ航空铝合金。
其制备方法:
(1)该金属蜂窝材料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5)和金属蜂窝夹层。其夹 层材料为铝合金或钛合金等常见航空用轻型材料,其面板材料为钛合金、镍基合金或不锈钢等耐热航空材料。
(2)用砂轮和抛光机将上面板(1)、下面板(5)和多张薄金属板(3)的上、下表面抛光打磨至表面粗糙度Ra<6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玲,未经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505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多倍引力环境的重力室
- 下一篇:基材的等离子体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