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9670.7 | 申请日: | 2013-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吉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3/00 | 分类号: | F16S3/00;C22C38/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冯现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腐蚀 金属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制品,具体涉及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拥有的铁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缺陷,如铁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抗腐蚀性能低,导致铁制品被酸碱、空气等腐蚀,导致铁制品的表面和内部结构逐渐破坏直至损坏,大大缩短了铁制品的预计寿命。另外,现有的铁制品还存在强度和硬度不高、机械强度差、抗蠕变性能低的情况,各种情况导致铁制品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腐蚀性、使用寿命长、强度和硬度高、机械强度大、抗蠕变性能强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由铁、镍、钨、钛、硼以及碳以上六种成分经加工处理制成,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铁占81.7%-86.2%,所述的镍占5.3%-6.2%,所述的钨占1.6%-2.3%,所述的钛占3.7%-4.6%,所述的硼占2.4%-3.5%,所述的碳占0.8%-1.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铁占82.2%,所述的镍占6.1%,所述的钨占2.2%,所述的钛占4.5%,所述的硼占3.4%,所述的碳占1.6%。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铁占85.7%,所述的镍占5.4%,所述的钨占1.7%,所述的钛占3.8%,所述的硼占2.5%,所述的碳占0.9%。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该抗腐蚀U型金属管通过在铁坯料中添加镍、钨、钛、硼等材料,可以使得制得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的抗腐蚀性大大提高,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强度和硬度、机械强度、抗蠕变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由铁、镍、钨、钛、硼以及碳以上六种成分经加工处理制成,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的铁占81.7%-86.2%,所述的镍占5.3%-6.2%,所述的钨占1.6%-2.3%,所述的钛占3.7%-4.6%,所述的硼占2.4%-3.5%,所述的碳占0.8%-1.7%。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铁占82.2%,所述的镍占6.1%,所述的钨占2.2%,所述的钛占4.5%,所述的硼占3.4%,所述的碳占1.6%。
进一步地,所述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具体为:所述的铁占85.7%,所述的镍占5.4%,所述的钨占1.7%,所述的钛占3.8%,所述的硼占2.5%,所述的碳占0.9%。
镍可以提高铁的抗腐蚀能力,不仅能耐酸,而且能抗碱和大气的腐蚀。
钨可以提高铁的强度,提高铁的高温强度,提高铁的抗氢性能。
钛能改善铁的热强性,提高铁的抗蠕变性能及高温持久强度,并能提高铁在高温高压氢气中的稳定性。
硼可以提高铁的高温强度,强化晶界。
通过各成分不同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使得得到的产品性能高低不一。
本发明所述为一种抗腐蚀U型金属管,该抗腐蚀U型金属管通过在铁坯料中添加镍、钨、钛、硼等材料,可以使得制得的抗腐蚀U型金属管的抗腐蚀性大大提高,增加使用寿命,同时强度和硬度、机械强度、抗蠕变性能都得到了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凯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6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