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9512.1 | 申请日: | 2013-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7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廷彬;孔令涛;林形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12 | 分类号: | H04W4/1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刘映东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信息 获取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服务器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更加便利,越来越多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使用手机手势进行操作。
摇一摇是终端设备上的一种应用,该应用需要用户摇动手机或通过点击手机上用于模拟手机摇动的按钮来以触发相应的功能。在摇动手机的过程中,手机的自身重力感应器将感应到的摇动上报给服务器,并接收服务器匹配到的同一时段触发该摇一摇功能的用户信息,从而来发现和匹配好友。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摇一摇来进行图片等的传送。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对于使用用户数量较大的即时通讯工具来说,当移动终端设备通过摇一摇来发现和匹配好友的过程中,在同一时间摇动手机的人较多时,就必然会导致好友匹配的精确率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移动终端的摇动信息,所述摇动信息至少包括摇动次数;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摇动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摇动信息返回与所述摇动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
当接收到所述服务器返回的用户信息时,显示所述用户信息。
较佳地,获取移动终端的摇动信息包括:
通过配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摇动次数;或,
当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对摇动选项的预设数目的触发操作时,将所述预设数目获取为所述移动终端的摇动次数。
较佳地,通过配置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传感器识别所述移动终端的摇动次数包括:
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在第三预设时长内从初始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并再次回到所述初始位置,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进行了一次摇动;
将所述移动终端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连续摇动的次数,识别为所述移动终端的摇动次数,所述第三预设时长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
较佳地,所述摇动信息还包括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摇动信息,所述摇动信息至少包括摇动次数;
根据接收到的摇动信息,获取与所述摇动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
向所述移动终端发送所述用户信息,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用户信息时,显示所述用户信息。
较佳地,根据接收到的摇动信息,获取与所述摇动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摇动次数相匹配的用户信息。
较佳地,根据所述摇动次数,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摇动次数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第一用户信息,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对应的摇动次数与所述摇动次数相同;或,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的奇偶性,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第二用户信息,所述第二用户信息的性别信息与所述摇动次数的奇偶性相对应;或,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获取所述摇动次数对应的年龄段,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第三用户信息,所述第三用户信息的年龄信息与所述年龄段相对应。
较佳地,所述摇动信息还包括位置信息,根据接收到的摇动信息,获取与所述摇动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和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摇动次数及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
较佳地,根据所述摇动次数和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与所述摇动次数及所述位置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和所述位置信息,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第四用户信息,所述第四用户信息对应的摇动次数与所述摇动次数相同、且所述第四用户信息的位置信息位于所述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或,
根据所述摇动次数的奇偶性和所述位置信息,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获取第五用户信息,所述第五用户信息的性别信息与所述摇动次数的奇偶性相对应、且所述第五用户信息的位置信息位于所述位置信息的预设范围内;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95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