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6861.8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4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俞尚群;陈世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2 | 分类号: | H01F27/32;H01F27/30;H01F41/1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7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线圈 绝缘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线圈的绝缘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线圈绝缘结构如图5-7所示,线圈绝缘结构采用套装工艺,形成过程为:高低压线圈先各自绕制完成。这种高压线圈绕制需要在单独绕线模上完成,具体过程为:把绝缘筒套在绕线模上,并在两端头放上下绝缘端圈和上绝缘端圈,再在绝缘筒外表面上放置瓦楞纸板,围纸板,再围瓦楞纸板,并放纸板,然后把静电屏绕上,同时在静电屏外表面再围一张点胶纸,接着绕高压线圈,直至完成。把单独绕好的高低压线圈按工艺要求处理完成后,先把低压线圈套在铁心柱上,再在低压线圈外表面围上瓦楞纸板,然后套上高压线圈。
现有技术的高低压间绝缘距离A很大;高压内表面设置静电屏,制造过程复杂,最终尺寸难以保证;线圈单段,层间电压高,层间所放置的层间绝缘厚,不利于线圈本身热量的散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了变压器容量1600kVA及以下,电压组合为35/0.4kV产品段变压器线圈绝缘中原结构绝缘距离大,层间电压高等关键性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由端绝缘、撑条、纸板、软角环、绝缘圈、点胶纸、绝缘端圈、绝缘圈构成,在低压线圈和高压线圈之间依次设置撑条、纸板、点胶纸、软角环、撑条,所述高压线圈分为上段高压线圈和下段高压线圈,所述上段高压线圈和下段高压线圈之间具有端绝缘、绝缘圈、软角环、绝缘圈、端绝缘的结构,所述下段高压线圈下端以及上段高压线圈的上端依次具有端绝缘、绝缘端圈、软角环。
作为优选,所述上段高压线圈和下段高压线圈分别由3个线段构成,每个线段由带绝缘的铜导线绕制而成,并在其外部包裹有层间绝缘,所述线段之间具有撑条,所述线段两端具有所述端绝缘。
作为优选,所述软角环是由0.05m厚度的绝缘皱纹纸翻出形成,在完成所述高压线圈的绕制后,在所述端绝缘上的所述软角环的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翻出形成扇形,所述绝缘皱纹纸具有多层,每层之间具有白胶。
作为优选,所述端绝缘由若干垫块和纸圈粘合而成,所述垫块中的空隙构成油流通道,而没有与所述垫块粘合的所述纸圈部分用于放置所述软角环的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
一种制造上述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完成低压线圈的绕制,把其作为绕制高压线圈的模具;
步骤(2)在低压线圈外表面放置撑条,围绕纸板;
步骤(3)在纸板的上半部分按照要求的层数完成绝缘皱纹纸的绕制,放置上撑条;
步骤(4)在低压线圈的上撑条下端处依次放置绝缘圈和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在低压线圈的上端依次放置绝缘端圈和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
步骤(5)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翻出形成扇形构成软角环;
步骤(6)绝缘圈和绝缘端圈之间的绕制上段高压线圈,上段高压线圈由3个线段构成,每个线段外部包裹有层间绝缘,线段之间具有撑条,线段两端具有所述端绝缘;
步骤(7)在纸板的下半部分按照要求的层数完成绝缘皱纹纸的绕制,放置下撑条;
步骤(8)在低压线圈的下撑条上端处放置绝缘圈,在低压线圈的下端依次放置绝缘端圈和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
步骤(9)弯折部分的绝缘皱纹纸翻出形成扇形构成软角环;
步骤(10)绝缘圈和绝缘端圈之间的绕制下段高压线圈,下段高压线圈由3个线段构成,每个线段外部包裹有层间绝缘,线段之间具有撑条,线段两端具有所述端绝缘;
步骤(11),后把绕成一整体的高低压线圈的处理完成后,套在铁心柱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该发明缩小了高低压线圈间的主绝缘距离,使产品体积减少,成本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能力;结构简化,加工难度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高压线圈分成上下两段,层间电压降低后,不但层间绝缘厚度减少,线圈本体散热能力提高,同时产品的电气可靠性也比原结构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变压器线圈绝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线圈绕制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软角环放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端绝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绝缘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技术的静电屏装置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线圈绕制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68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