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锦纶大聚合用聚合反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45762.8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8G6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博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09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锦纶 聚合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锦纶聚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与锦纶大聚合的聚合反应管。
背景技术
目前锦纶聚合反应管为小产量聚合槽,用于做大聚合时,由于是锥形出口导致中间流速快、两边慢,从而导致反应时间不一致,进而影响聚合物切片质量的均匀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效地改善熔体物流流动分布的锦纶大聚合用聚合反应管。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锦纶大聚合用聚合反应管,由圆柱形上部和锥形下部的聚合管组成,锥形下部的宽口与圆柱形上部直径相同并连接为一体,聚合管的上端设有预聚物进料口,锥形下部的窄口为聚合物出料口,所述聚合管的圆柱形上部内设有管状散热器,所述管状散热器设置方向与聚合管相平行,所述锥形下部的宽口内设有物料流动分配板,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的直径小于锥形下部的宽口,物料流动分配板通过支撑杆固定于聚合管内。
为了提高分配的均匀性,本发明针对物料流动分配板进一步优化,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为三层分配板,分别为上层分配板、中层分配板和下层分配板,不同层分配板的直径由上而下逐层递增。
其中,优选的方案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与聚合物出料口的间隔距离为1.5m。
为了既保证物料流动分配板的强度又不占用太大的管内空间,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的厚度为1cm。
为了提高散热效果,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管状散热器数目为一列,沿聚合管内横向均匀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聚合管中下部设有管状散热器进行聚合物熔体的迅速换热,管内走高温(260℃左右)的聚合物熔体,管间走低温(240℃左右)的联苯液体以吸收热量,使聚合物温度尽快降至缩聚工艺所需温度,采用在锥形下部的宽口处加装物料流动分配板后,当熔体经过分配板时,在分配板的作用下,能有效地改善熔体物流的流动分布,可由抛物线形转为平推形,无需复杂的搅拌装置和复杂的内部蛇管换热装置,可以保证反应管内部此部分聚合物径向流动的质量均匀一致,这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聚合反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圆柱形上部;2:锥形下部;3:管状散热器;4:物料流动分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一并参阅图1,本发明锦纶大聚合用聚合反应管,由圆柱形上部1和锥形下部2的聚合管组成,锥形下部2的宽口与圆柱形上部1直径相同并连接为一体,聚合管的上端设有预聚物进料口(圆柱形上部1的上端),锥形下部2的窄口为聚合物出料口,所述聚合管的圆柱形上部1内设有管状散热器3,所述管状散热器3设置方向与聚合管相平行,该管状散热器3数目可以为一列,沿聚合管内横向均匀排列,列管内走高温(260℃左右)的聚合物熔体,列管间走低温(240℃左右)的联苯液体以吸收热量,使聚合物温度尽快降至缩聚工艺所需温度。所述锥形下部2的宽口内设有物料流动分配板4,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4的直径小于锥形下部的宽口,物料流动分配板4通过支撑杆固定于聚合管内,如通过角钢的作用支撑在反应器的下部。当熔体经过分配板时,在分配板的作用下,能有效地改善熔体物流的流动分布,可由抛物线形转为平推形,无需复杂的搅拌装置和复杂的内部蛇管换热装置,可以保证反应管内部此部分聚合物径向流动的质量均匀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分配的均匀性,本发明针对物料流动分配板进一步优化,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为三层分配板,分别为上层分配板、中层分配板和下层分配板,不同层分配板的直径由上而下逐层递增。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与聚合物出料口的间隔距离为1.5m。为了既保证物料流动分配板的强度又不占用太大的管内空间,本发明进一步优化,所述物料流动分配板的厚度为1c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塔
- 下一篇: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废水供应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