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5036.6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万东海;张令;洪大钧;石建平;张自生;冷廷梅;汪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 |
代理公司: | 贵州省遵义科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5 | 代理人: | 王妙德 |
地址: | 563003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304 不锈钢 硬度 320 hb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穿杠,通常被用于核电站CARR工程重水泵,它具有硬度高、抗腐蚀的特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传统的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先锻造成坯料,再将坯料进行固溶热处理,经固溶热处理后的坯料在室温状态下进行冷变形,冷变形后精加工成的产品硬度高,但裂纹多,合格率低。
另一种是先锻造成坯料,再将坯料进行固溶热处理,固溶热处理后,将坯料加热至700~800℃之间再进行冷变形处理,冷变形后精加工的产品,裂纹少,但硬度达不到320HB,则不合格。由于穿杠的尺寸小、重量轻、制造难度大,且单个产品价格低,多数厂家不愿开发、生产,故不能滿足核电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结合综上所述的两种方法制造的产品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对两种方法进行整合改进,将冷变形后减少其表面裂纹,达到硬度合格,提高精加工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单个产品成本,解决制造成本高的难题,滿足核电站的大量需求,提供一种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是先将棒料在电炉内加热至750±10℃后,保温0.5~1.5小时。保温结束后,第一次利用上、下哈佛模具将棒料变形5±1mm,变形结束后,其尺寸经检验合格,即放入水槽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第二次利用上、下哈弗模具将棒料再次变形2±1mm,变形结束后,其尺寸经检验合格,再检测其硬度,硬度检测合格后,即将棒料精加工制成穿杠成品。
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对两种传统方法进行整合改进,将冷变形后减少穿杠其表面裂纹,达到硬度合格,提高精加工产品的合格率,降低单个产品成本,解决制造成本高的难题,能适应大批量生产,从而滿足了核电站的大量需求。它还可以对316、316L、304L、321(OCr18Ni10Ti)、Z2CN18-10、Z2CN19-10等高硬度螺柱、螺钉进行类似处理。
附图说明
图1,系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采用上哈弗模具的俯视图;
图2,系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采用下哈弗模具的俯视图
图3,系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精加工成穿杠成品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上述附图实例,对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的核电用304不锈钢穿杠硬度≥320HB的制造方法,是先将棒料在电炉内加热至750±10℃后,保温0.5~1.5小时。保温结束后,第一次利用上哈弗模具1、下哈弗模具2将棒料变形5±1mm,变形结束后,其尺寸经检验合格,即放入水槽中冷却至室温,然后第二次利用上哈弗模具1、下哈弗模具2将棒料再次变形2±1mm,变形结束后,其尺寸经检验合格,再检测其硬度,硬度检测合格后,再将棒料精加工制成穿杠3成品。
实施例:
将∮23±2×305±3mm棒料,用电炉加热至750±10℃,保温1~1.5小时,然后利用半径9mm上哈弗模具1、下哈弗模具2,将其变形成∮18±1×440±3mm棒料。变形结束后,其尺寸检验合格,即放入水温≤40℃的水槽中,冷却至20±5分钟。冷却结束后,再次利用半径8mm的上哈弗模具1、下哈弗模具2,在室温状态下再次将其变形至∮16±1×440±1mm的棒料。变形结束后,其尺寸检验合格,即从棒料两端分别锯割20mm长的硬度试料,并加工成硬度试块,然后将两件硬度试块分别在台式硬度计上检测其硬度值,经检测其一端的硬度值为338、337、340HB,另一端的硬度值为341、337、341HB,两端的硬度值都大于320HB,故判断硬度合格。最后将∮16±1×440±1mm剩余部分棒料经精加工制成穿杠3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新力铸锻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5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叠式水锅及密闭式蒸汽发生器
- 下一篇:蜂窝纸球制作专用涂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