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4404.5 | 申请日: | 2013-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1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劲达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2 | 分类号: | F24F1/02;F24F13/30;F24F13/08;B60H1/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玉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置式 客车 空调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部的冷凝器底座、位于冷凝器底座两侧的蒸发器底座以及冷凝器底座下方的进气腔;其中,所述冷凝器底座上有冷凝器,冷凝器上方有冷凝风机;所述蒸发器底座中有蒸发器和蒸发风机,所述蒸发器位于进气腔的外侧;所述进气腔底部有回风口,所述蒸发风机底部有送风口。进气腔结构紧凑,使两侧的蒸发器与壳体中部的冷凝器底座靠的更近,蒸发风机和蒸发风机底部的送风口也因此向壳体的中部靠得更近,从而使整个空调机组结构更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客车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客车顶部的空调,包括:将蒸发器和冷凝器。现有的平行布置顶置式空调,由于蒸发器进风结构所限,必须采用双回风口,而常常因双回风口的布置造成与车内内饰的干涉,结构不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通过优化进气腔的结构,使得两侧的蒸发器可以向内收,紧靠进气腔,结构更加的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置式客车空调机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中部的冷凝器底座、位于冷凝器底座两侧的蒸发器底座以及冷凝器底座下方的进气腔;其中,所述冷凝器底座上有冷凝器,冷凝器上方有冷凝风机;所述蒸发器底座中有蒸发器和蒸发风机,所述蒸发器位于进气腔的外侧;所述进气腔底部有回风口,所述蒸发风机底部有送风口。
压缩机在发动机的带动下开始工作,驱使制冷剂在密封的空调系统中循环,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后排出压缩机,并经管路流入冷凝器后,在冷凝器内散热、降温,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流出。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管路进入干燥储液器内,经过干燥、过滤后流进膨胀阀节流,状态发生急剧变化,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吸收流经蒸发器的空气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吹出冷风,产生制冷效果,制冷剂本身因吸收了热量而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管路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进入下一个循环。只要压缩机连续工作,制冷剂就在空调系统中连续循环,产生制冷效果;压缩机停止工作,空调系统内制冷剂随之停止流动,不产生制冷效果。制冷过程中,蒸发风机向蒸发器上的制冷管吹风,增加了经过蒸发器的风速和风量。冷凝风机向冷凝器吹风,加快冷凝器散热和降温。通过优化进气腔的结构,使得两侧的蒸发器可以向内收,紧靠进气腔,结构更加的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和蒸发风机水平设置,所述蒸发风机位于蒸发器外侧。蒸发风机和蒸发风机底部的送风口也因此向壳体的中部靠得更近,从而使整个空调机组结构更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腔纵截面为U形,进气腔左右两侧有风道。车内的空气在冷凝风机的带动下,从壳体底部的回风口进入到进气腔,然后经过进气腔两侧的风道向上流动,经过冷凝风机的叶片,流出车外。U形的进气腔结构紧凑,使两侧的蒸发器与壳体中部的冷凝器底座靠的更近,蒸发风机和蒸发风机底部的送风口也因此向壳体的中部靠得更近,从而使整个空调机组结构更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进一步地,回风口包括进气腔底部中间位置的中回风口。
进一步地,回风口包括进气腔底部两侧的左回风口和右回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风机为5个,排成一列。加快了冷凝器散热和降温。
进一步地,送风口位于壳体底部两侧。便于均匀地降温。
进一步地,每一侧的送风口都为8个,便于快速而均匀的给车内降温。
有益效果:通过优化进气腔的结构,使得两侧的蒸发器可以向内收,紧靠进气腔,结构更加的紧凑,便于汽车内饰布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劲达制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劲达制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4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升降移动式电极可调负压碳化硼精炼炉
- 下一篇:一种8TO5节能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