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高强纺织材料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43685.2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帅;秦英;江云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方强 |
地址: | 64515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高强 纺织 材料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纱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材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功能性、环保性的新纱线的发展,利用几种纤维混纺,使得混纺数来的纱线具有各自的优点,以此来满足客户的需求,由此也诞生出来一些混纺纱及其纺纱方法。
授权公告号为CN203034166U,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7月3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蚕蛹蛋白短纤维,是由动物蛋白纤维皮层及天然植物纤维芯层组成;所述动物蛋白纤维皮层是由蚕蛹蛋白组成,天然植物纤维芯层是由棉、木或竹天然纤维素组成;蚕蛹蛋白短纤维的组成是由10%~~40%的蚕蛹蛋白和90%~~60%的天然纤维素构成;本实用新型蚕蛹蛋白纤维具有真丝和粘胶人造丝的特点,即穿着舒适性、亲肤性、染色鲜艳、悬垂性好等优点,其织物光泽柔和、手感滑爽、吸湿、透气性好。
申请号为201310133633.5,申请日为2013年4月16日,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7月1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再生纤维混纺柔软光洁纱及其生产方法,其特征为,混纺纱原料包含蛹蛋白纤维和莱竹纤维,所述蛹蛋白纤维和所述莱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80%:80~20%,蚕蛹蛋白纤维含有18种氨基酸,亲肤养肤,色泽高贵,废弃物可以生物降解;莱竹纤维干湿强度高,抗菌抑菌、舒适柔软、光泽如丝,废弃物可生物降解。该混纺纱线中也可加入一种或几种其它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再生纤维,所述的其他纤维总和的重量百分比为30~70%,蛹蛋白纤维和莱竹纤维总和的重量百分比为30~70%(其中一种不低于15%)。通过紧密纺、赛络紧密纺工艺,结合扭妥低扭矩纺纱技术,所纺纱线光洁柔软,具有优异的养肤舒适功能,是织制机织、针织高档面料的新型理想原料。
申请号为201310130277.1,申请日为2013年4月16日,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7月1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生物质再生纤维混纺柔软光洁面料及其生产方法,该混纺面料是以蛹蛋白纤维和莱竹纤维为原料,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计,成品面料中的各原料组分含量为蛹蛋白纤维:20%~80%,莱竹纤维:20%~80%。利用蛹蛋白纤维和莱竹纤维混纺性强的优点,可在混纺面料中加入一种或几种其他生物质再生纤维,以原料重量百分比计,成品面料中的各原料组分的含量为蛹蛋白纤维和莱竹纤维总量:30%~70%(其中一种不低于15%),其它生物质再生纤维总量:30%~70%。该发明还涉及一种生物质再生纤维混纺柔软光洁面料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产品绿色环保、柔软光洁,吸湿透气性好,强力较好,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性,可用于服用、家纺和装饰用等高档产品。
上述现有技术的混纺纱都是蛹蛋白纤维与竹纤维或者与其他生物质纤维的混纺纱,这种纱线光洁柔软、吸湿透气性好,具有优异的养肤舒适功能和天然的抗菌抑菌性,但是这种纱线的强度还不够高,不能应用于某些对纱线强力要求高的领域;其纺纱方法生产工艺复杂、质量控制和成本高,因此通过竹蛹粘胶短纤维混纺成纱的质量成本控制难度大;由于市场的多样性,要实现短纤维纱线的批量定制,满足市场对竹蛹粘胶短纤维性能要求的变化,只能根据蛹蛋白纤维与竹纤维的相对比值调整,达到蛹蛋白纤维性能与竹纤纤维性能的调整,从而达到纤维整体性能的变化,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实现。混纺工艺采用的是紧密纺、赛络紧密纺工艺,其生产效率低,生产流程长,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复合高强纺织材料,该混纺织材料强度高、纱线光洁柔软、吸湿透气性好,具有优异的养肤舒适功能和天然的抗菌抑菌性;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该混纺纱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具有高速高产、大卷筒、短工艺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复合高强纺织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数计的原料:
矿物纤维 15~25份
植物纤维 20~40份
蛋白纤维 35~65份。
所述植物纤维的长度比矿物纤维的长度长2~5mm,所述蛋白纤维的长度比矿物纤维的长度长2~5mm。
所述矿物纤维为玻璃钢纤维或碳纤维,所述植物纤维为竹纤维 、棉纤维或麻纤维,所述蛋白纤维为蛹蛋白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或牛奶蛋白纤维。
所述矿物纤维的细度为0.55~1.22dtex,长度为26~33mm,干强为 6.0~6.9cN/dte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宜宾纬络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6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