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43285.1 申请日: 2013-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3479786A 公开(公告)日: 2014-01-01
发明(设计)人: 单虎;王述柏;张传美;秦志华;杨海燕;张启迪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04 分类号: A61K36/804;A61K9/16;A61K9/08;A61P31/14;A61K33/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109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治疗 猪蓝耳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2006年春季开始出现了变异的猪高致病性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毒力强,且一时没有有效的办法控制而出现了大部分地区大面积地爆发HPPRRS疫情,2007年末才逐渐控制了HPPRRS疫情。

猪蓝耳病的病因是由于在高温或低温、高湿、高度应急状态下,导致多种病毒与细菌继存在各养殖区域,经空气传播,气温、环境等成熟的条件下,多种病毒先后侵入动物的机体,特别是动物吃的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处理不当(现有原料里有200多种霉菌毒素,霉菌毒素超标),使动物的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病从口入,多种病毒先后进入动物的机体,经过短时间慢慢破坏动物免疫系统,免疫机能下降,破坏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破损,破坏生殖机能,生殖机能受到破坏,直接破坏造血功能,使动物的免疫机制受到破损,引起多种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病毒变异,蓝耳、圆环、伪狂、流感等,支原体、衣原体、副猪嗜血杆菌、放线菌等混合感染引起各区域猪场的猪大量死亡。

青链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等均缺乏令人信服的疗效;有的猪场在饲料中除了添加大剂量磺胺类药物外,还配合5种~6种其他的抗生素,结果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死亡;而常用的退热药物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也不能有效退热,即使体温降到正常,猪的采食量也不能恢复,而且2h~3h后体温还会反弹;单独使用一些抗病毒药如金刚烷胺、利巴韦林的过量使用也加重了死亡;或者使用中兽药制剂板蓝根或者穿心莲等也难很快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即使采取相应疫苗的攻毒疗法,也不能保证治疗效果,并且很危险,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清瘟败毒散处方由石膏、地黄、水牛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玄参、连翘、甘草、牡丹皮、淡竹叶等十四味组成,功能泻火解毒,凉血,主治热毒发斑,高热神昏。其处方为采用粉碎过筛后直接入药作散剂,没有经过提取加工,其生物利用率低、作用最慢;而且本方中应用水牛角、黄连等贵重、价高药材,导致成本较高;再者清瘟败毒散制剂太过寒凉,常用会导致伤阴,对于大部分时间的预防用药,原则上清瘟败毒散也不在其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副作用小的,无污染的,具有协同作用的中药;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猪蓝耳病疾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目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中药组合物,该药物的原料药由荆芥油、板蓝根、贯众、凤眼草、石膏、生地、紫锥菊、栀子组成,其用量在下述范围都有较好的疗效:荆芥油0.25~0.75重量份、板蓝根20~40重量份、贯众10~30重量份、凤眼草10~30重量份、石膏100~200重量份、生地10~30重量份、紫锥菊10~30重量份、栀子10~30重量份。

优选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荆芥油0.5重量份、板蓝根30重量份、贯众20重量份、凤眼草20重量份、石膏150重量份、生地20重量份、紫锥菊20重量份、栀子20重量份。

专利处方中,荆芥油由荆芥穗中提取得到,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约42.9%,消旋薄荷酮、左旋胡薄荷酮约33.9%,及少量右旋柠檬烯等成分,具有解热、抗菌止痛及抗炎之功效;板蓝根含靛蓝、靛玉红、蒽醌类、β-谷甾醇、γ-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还含有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抑菌物质及动力精,具有清热、抗菌、抗病毒、解毒、提高免疫之功效;贯众含绵马酸、黄绵马酸、白绵马素、异戊烯腺甙、里白烯、里白醇等成分,具有驱虫、抗病毒、抗菌之功效;凤眼草含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质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止血之功效;石膏为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生地的化学成分以苷类为主,其中又以环烯醚萜苷类为主,包括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梓醇、等成分,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紫锥菊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多酚、咖啡酸衍生物和多糖等成分,具有免疫增强、组织更新与抗感染作用、抗菌、抗病毒之功效;栀子主要含环烯醚萜类成分,如京尼平苷、京尼平龙胆二糖甙、京尼平甙酸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综合以上药味,本品主要针对温病之热毒深重,亦即气分、血分热盛之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3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