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锅炉清洗剂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2499.7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01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桂望 |
主分类号: | C23G5/036 | 分类号: | C23G5/0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锅炉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锅炉清洗用化学制剂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站锅炉的清洗液及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火力发电厂锅炉无论是在基建期间还是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当炉管垢量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后都必须进行化学清洗,以获得清洁的受热表面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和防止炉管腐蚀爆管的目的。常常采用的清洗方法包括使用盐酸、柠檬酸、EDTA氨盐、氢氟酸、氨基磺酸以及硫酸等,都需要包括酸洗、水冲洗、漂洗等清洗除垢和钝化两大步骤才能完成,清洗时间长,清洗工艺复杂且消耗的大量除盐水,废液处理量大,难以全面满足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清洗时间短、腐蚀性小,可一次完成清洗除垢和钝化步骤的用于电站锅炉的清洗液及清洗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清洗剂,其包括聚合度9~11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EDTA的二钠盐、聚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柠檬酸、缓蚀剂、过氧化氢、乙醇和水。
其中,缓蚀剂由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和水合肼构成。
其中,所述缓蚀剂中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和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1~3:1。
其中,所述清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05~2重量份、EDTA的二钠盐3~5重量份、聚丙烯酸1~3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5~2重量份、柠檬酸6~10重量份、缓蚀剂3~6重量份、过氧化氢0.5~1.5重量份、乙醇5~8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清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EDTA的二钠盐4重量份、聚丙烯酸2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重量份、柠檬酸8重量份、缓蚀剂5重量份、水合肼2重量份、过氧化氢1重量份、乙醇6重量份和水10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锅炉清洗方法,包括:
将EDTA的二钠盐溶解在水中,按比例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柠檬酸、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水合肼、过氧化氢和乙醇,搅拌20分钟~40分钟,然后将获得的清洗液打入待清洗的锅炉系统,清洗时的温度为75~85℃,清洗结束后,在清洗液呈弱碱性、温度为70~80℃下钝化3~5小时,使金属表面形成钝化膜,钝化结束后即可排放清洗废液。
其中,所述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由式1表示,其中,n=8。
其中,所述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分别称取0.11mol邻苯二胺和0.05mol脂肪二酸,于研钵中充分研磨使其混合均匀,转移至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通氮,机械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TLC跟踪监测至反应结束,约10h,倒入250mL烧杯中,静置冷却,用浓氨水调节pH=7。于4℃下静置过夜,抽滤干燥,所得粗品用甲醇/水重结晶,得纯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锅炉清洗剂清洗时间短、腐蚀性小,可一次完成清洗除垢和钝化步骤的用于电站锅炉的清洗液及清洗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清洗剂,其包括聚合度9~11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EDTA的二钠盐、聚丙烯酸、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柠檬酸、缓蚀剂、过氧化氢、乙醇和水。
进一步,所述锅炉清洗剂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其中,缓蚀剂由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和水合肼构成。
其中,所述缓蚀剂中ω,ω′-双(苯并咪唑-2-基)烷烃和水合肼的质量比为1:1~3:1。
其中,所述清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0.05~2重量份、EDTA的二钠盐3~5重量份、聚丙烯酸1~3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0.5~2重量份、柠檬酸6~10重量份、缓蚀剂3~6重量份、过氧化氢0.5~1.5重量份、乙醇5~8重量份和水90~100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清洗剂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EDTA的二钠盐4重量份、聚丙烯酸2重量份、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重量份、柠檬酸8重量份、缓蚀剂5重量份、水合肼2重量份、过氧化氢1重量份、乙醇6重量份和水100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锅炉清洗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桂望,未经杨桂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24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