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笼型感应电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41656.2 | 申请日: | 2013-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0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水谷清信;竹岛丰;藤野泰充;三成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H02K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电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2年11月2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258721号的优先权。其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笼型感应电动机的结构。
背景技术
笼型感应电动机具备狭槽内浇铸有导体的转子。虽然用在狭槽内埋入铝的压铸铝来制造转子的笼型感应电动机为主流(例如专利文献1),但近年来,为了提高电动机的效率,以导电率比铝更高的铜的铸件来制造转子的笼型感应电动机也被实用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483号公报
然而,铜比铝的熔点高,因而存在压铸困难,而且无法使用原有的压铸铝机的问题。并且,因为使用铜导致转子的制造成本也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为狭槽内的导体使用铜的同时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的笼型感应电动机。
本发明的某一方式的笼型感应电动机具有由层叠钢板构成且形成有多个狭槽的转子,在狭槽内配置有向层叠方向延伸的铜线,并且铸入有填补狭槽内的空隙的导体。
根据该方式,通过利用廉价且容易得到的铜线,比起通过压铸铜来制造转子的情况,转子的制造成本下降。并且,在狭槽内配置铜线之后,向狭槽内的空隙浇铸铝等导体,从而提高电动机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继续使用现有的压铸机来制造转子,因此此时能够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使用现有的压铸机,也可通过为了制造本发明的笼型感应电动机而重新设计的压铸机来制造转子。此时,比起压铸铜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将以上构成要件的任意组合和本发明的构成要件和表现,在方法、装置及系统等之间相互替换的技术也作为本发明的方式有效。
根据本发明,能够作为狭槽内的导体使用铜的同时抑制制造成本的上升来制造笼型感应电动机的转子。
附图说明
图1是笼型感应电动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转子及旋转轴的剖视图。
图3是转子的俯视图。
图中:10-感应电动机,34-定子,36-转子,36a-狭槽,36b-突起,50-铜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将笼型感应电动机10以包含中心轴的垂直面切断时的剖视图。
定子34层叠以相同形状进行起模的多个薄板状(例如厚度0.5mm)的电磁钢板而形成。定子34通过例如热压配合嵌合在框架30的内周。形成于定子34的多个狭槽上缠绕有铜线的线圈38。
转子36也同样层叠以相同的圆形状进行起模的多个薄板状的电磁钢板而形成。在转子36上形成有用于向中央插穿旋转轴12的圆形孔,并且在其外周侧等间隔形成有向径向延伸的多个相同形状的狭槽36a(参考图3)。转子36的圆形孔通过过盈配合而固定于马达轴12上。
框架30为例如压铸铝制、铸铁制或钢板制,具有支承转子及定子的重量的同时将在转子及定子等中产生的热量向电动机外部散热的作用。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在框架30的外周设置有向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延伸的多个散热片40。
旋转轴12经轴承16、17分别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于从框架30向内径侧伸出的两侧的凸缘14、15。凸缘14、15可与框架30一体形成,也可各自形成之后固定于框架30。
在旋转轴12的后端侧配置有风扇18。风扇18的更靠外侧配置有风扇罩32。
在以往的感应电动机中,铝或铜等导体通过压铸浇铸于形成在转子36上的狭槽36a内。在转子36的两端面形成有与狭槽内的导体成为一体结构的短路环37。
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狭槽内的导体的一部分利用了市售的铜线。由此,无需更新现有的压铸机就能够制造转子,并且比通过压铸铝制造转子的情况更能够提高感应电动机的效率。
图2是图1所示的转子36及旋转轴12的剖视图。转子36的狭槽36a内配置有向电磁钢板的层叠方向延伸的铜线50,同时浇铸有铝等导体,以便填补狭槽内的空隙。
配置于狭槽内的铜线预先切断成比转子的轴向长度稍长的长度,在各狭槽内优选插入相同数量。能够在插入铜线后使用现有的压铸铝机构来进行向狭槽内导入熔融铝。
铜线中,向狭槽插入后位于转子的层叠钢板内的部分,优选以实施了瓷漆等的绝缘包覆的状态直接使用。由此,保持铜线间绝缘的状态,因此具有与在转子中产生的磁场平行的成分的杂散电流变得难以流通,因而能够抑制损失。
另外,对于铜线中向狭槽插入后从转子的端面突出的部分,优选预先去除绝缘包覆,以便电流不按照铜线的延伸方向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41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